至正丙午三月廿八日自横泖迁居乌泾宋张骥院故居有林塘竹石因扁堂曰俭德园曰最间得诗凡六首 其二

邻曲敦新好,园林恍昔游。衣冠时径入,棋槊夜忘收。

已遂莼羹兴,何烦杞国忧。人生贵行乐,两鬓飒先秋。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南地随缘久,东林几岁空。暮山门独掩,春草路难通。
作梵连松韵,焚香入桂丛。唯将旧瓶钵,却寄白云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得意时。物向物中观要妙,人于人上看几微。

物中要妙眼前见,人上几微心里知。且是有金无处买,尧夫非是爱吟诗。

幽人抱膝掩柴门,八九渔家烟水村。
坐对青山两无语,春风春雨送黄昏。
色浮千里白,气逼万家寒。
独鸟饥犹啄,痴儿喜自团。
向风初舞急,入夜转声乾。
此味同谁冷,吟窗映素冠。

南国棠为舍,斯人玉作书。知君思远道,犹我怨离居。

去住身皆客,山河岁渐除。念从花下别,早已树头疏。

名山说着便精神,夜束腰包晓问津。老去尚能誇健足,从来不信有閒身。

岭梅开日匆匆别,岳雪消时处处春。我自不留君不去,中间得失问何人。

早见登郎署,同时迹下僚。几年江路永,今去国门遥。
文变骚人体,官移汉帝朝。望山吟度日,接枕话通宵。
万里趋公府,孤帆恨信潮。匡时知已老,圣代耻逃尧。
一笑相逢,依稀似是桃根旧。娇波频溜。悄可灵犀透。
扶过危桥,轻引纤纤手。频回首。何时还又。微月黄昏后。

几痕落叶罥芸窗。零乱夕阳黄。谁识疏慵心事,暝逼鹭鸶凉。

销绮思,郁金堂。冷琼浆。单情倦客,欲采芙蓉,还怨清霜。

何年撑宛荒,截置珊瑚树。
长日灿朝霞。芙蕖挹新露。

桑树春鸠鸣,农事起来早。仰视天边云,来往田间道。

虹电耀西渚,白日行穹昊。涧少一线水,田多去年草。

欲犁不得雨,种苗复枯稿。耕穫恒饥苦,不耕难自保。

伤哉罹此忧,欲从首阳老。

天生蒸民,有觉其性。阴阳肇判,含元达顺。琴瑟载咏,蘋蘩攸司。

夙夜用敬,犹惧或亏。无曰深闺,莫余云觌。淑慝在躬,指视暗室。

维椒与兰,植于中田。我思君子,淑慎寒渊。

先民有言,言不出阃。牝鸡之晨,厥家用损。节以应佩,琴以和神。

词苟或费,宁默而存。勿尚尔舌,寸心是弛。既悔而追,不胫千里。

嗟嗟愚盲,慎其德间。鹦鹉多言,只名文禽。

纻纩在笥,焕乎有烂。凄其以风,滋我永叹。维织与纴,为坊厥心。

舍业而嬉,淫慝相寻。野有络纬,振迅其翼。尔安用媮,微羽所疾。

虽有孔翠,不如春蚕。之子纂组,不如布缣。

冀妻如宾,孟光举案。夫岂矫情,偷惰斯远。啼眉折腰,邦国之妖。

彼昏罔知,反以用骄。幽闲贞静,曰配君子。载色载笑,若佐之史。

敬而能和,穆如清风。修身准此,维以令终。

回头恋翠峰,云与烟相袭。

没边疆,暴雨狂风无处藏。
古庙里头休軃避,移舟别有好商量。
卷地江流绕古城,参天乔木一洲横。
年年秋雨无情甚,沙嘴才高又压平。

先生壮志最堪多,一剑西挥逐霭魔。征骑嘶风閒寄阃,庙筹指日倒前戈。

腾欢万井横春色,奏捷重封谩凯歌。自古奇勋还节钺,遥从仙仗祝呜珂。

狼藉残梅满地香,游蜂终日趁晴忙。
芳堤细草鳞鳞绿,深院垂杨袅袅黄。
暖雾未消山失木,春风无力晓侵裳。
眼看景物关情甚,亟把诗吟送一觞。

玉炉三转见黄芽,火里红莲解发花。人在绛宫贪夜月,一杯美酒饵丹砂。

气余三五喘,花剩两三枝。话别一尊酒,相邀无后期。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