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吴门感怀二首 其二

强兵富境望贤豪,戴縰垂缨恨尔曹。一聚劫灰私属尽,三边阴雨国殇号。

江光东际汤池阔,山势西来甲观高。形胜不殊人事改,扁舟谁酹月中醪。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疲筋任藜杖,行药下僧坊。
月出河汉白,雨余草木凉。
有怀社中子,引首东南望。
高韵少谐结,何心事征商。
泗滨六七月,万柳鸣蜩螗。
大艑轲峨来,迎风坐胡床。
投钱授赤券,岂所试君长。
申退尚多暇,不无金玉章。
而余方执热,思得濯沧浪。
云牋傥写寄,珍重未相忘。

罨画来兼往,孤舟自若耶。悠悠信溪路,籍籍乱春华。

今古三高客,乾坤一叶家。泛桃冲雨过,穿柳带烟斜。

下水随飞燕,移梢为惜花。日斜归兴急,恐或见胡麻。

有触者犊,再箠不却。
为子已触,安所置角?天实畀我,子欲已我。
恶我所为,盍夺我有?子欲不触,盍索之笠?
流落天涯思故园,散愁郊外任蹒跚。
云归邃谷知无雨,风卷寒溪没近滩。
已见雁将归楚泽,遥知春又到长安。
桑林垄麦依稀是,只见秦川万里宽。

已是银蟾挂柳梢,才收官舫泊塘拗。昏烟欲合孤城闭,远水微明小港交。

寒鹭多情时近客,栖乌贪睡懒离巢。玲珑方塔犹相伴,一夜风铃尽意敲。

相约儿童放学时,小孙拍手看翁嬉。平生两事轰轰乐,爆竹声腾鹞子飞。

放怀诚有味,谁能为人计?吾尝奇梦旦,天资抱经世。

所学必适用,束发有宏誓。知子果东游,志业一何锐。

懒云久不起,坐阅沧波逝。无用亦自珍,真人喻天际。

元初一得从初遇。便端正、昭彰著。转作重阳晨彩煦。晴空来往。碧霄堪住。琼马驸。引入长生步。灵光不动神光聚。便攒簇、银霞护。满插金花频返顾。青衣鸾鹤,共同来赴。瑶马驻。般在清凉路。

双鱼诉尽愁肠,又诔笔赢来。谢庄新句。为君振触,残春梦影,少年心绪。

何戡今好在,问记否、牵萝人最苦。但剩得、锦瑟哀辞,题到泪珠圆处。

相看紫诰匆匆,反输与鸿妻,白头荆布。槿花开也,韶光一刹,等闲朝暮。

长贫长有恨,更忍听、冤禽枝上语。尽消受、燕寝凝香,旧情空负。

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恰似秋宵,一半银蟾白。
结儿梢朵香红仂。钿蝉隐隐摇金碧。春山秋水浑无迹。不露墙头,些子真消息。

长安晚出袅唫鞭,税驾骊山一怅然。烽火台空人已去,莲花汤暖水犹膻。

山猿窥果来林外,野鹿衔花出苑前。樵子云中薪古木,耕夫雨后拾遗钿。

前朝社稷胡雏坏,上古阴符老母传。嬴墓已飞三月火,汉陵犹锁四时烟。

落霞疑似张绯幕,流水还如奏管弦。斗宝谩劳谈往事,坑儒徒自忆当年。

朱楼紫殿空遗趾,汉碣唐碑蚀旧镌。夜月行营人寂寂,春风辇路草芊芊。

荒祠燕雀寒山下,高冢牛羊夕照边。眼底兴亡存鉴戒,何须搔首问苍天。

千古渊明避俗翁,后人貌得将无同。杖藜醉态浑如此,困来那得北窗风。

幕阜山高一千八百丈,我疑山头即天上。扪萝蹑磴到山巅,又如平地望青天。

始知天高百万应无极,幕阜苍苍一拳石。洞庭八百古所传,对此遥看如镜圆。

若还更上三万丈,那知天下有山川。

百尺楼高尺赏心,我来犹记旧登临。
四时天色有晴雨,一片湖光无古今。
远塔连云知寺隐,小舟穿柳觉村深。
凭阑多少斜阳景,分付渔歌替晚吟。

素月殊未缺,皎皎银汉光。照见庭中席,浮杯宛清扬。

对此辄复醉,高歌激清商。时节忽已迈,白露沾衣裳。

人生有离别,此乐不可常。月高更起舞,庶终清夜长。

轻风吹起稻花香,独向青山倚绿杨。野老趁墟归已晚,满身明月过横塘。

零陵古郡枕湘川,太守南归得意年。
茶味欲过衡岳寺,橘香先上洞庭船。
锦衣照耀维桑地,石燕翻飞欲雨天。
若到浯溪须舣棹,次山遗颂想依然。
二三浅坎在松根,传说潜龙或上云。
直待虎头来战汝,蚤从南亩看飞尘。
一年佳节又虚逢,恼杀江湖白发翁。
滴梦欲残蕉叶雨,吹愁不断蓼花风。
阴晴明晦天无准,离合悲欢态不同。
聊买香醪作清赏,烛光闲对木犀红。
狗子佛性无,门上钉桃符。
邪魔并百怪,一见便消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