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题范文正公所书伯夷颂卷尾

青青首阳薇,皎皎孤竹子。求仁亦何怨,清风千万祀。

昌黎述玄圣,雄文剧颂美。伟哉青社书,感激有深旨。

列宿丽寒旻,群鸿戏秋水。李侯信卓荦,不惜百金市。

分符守吴会,开缄授云耳。故物传卫公,遗璧归孔氏。

一玩三叹息,当思继前轨。

(1273—1355)宁国宣城人,字叔志,号堪老真逸。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岳州路同知,历南安、信州、平江三路总管府推官,治狱明敏。调兖州知州,除国子司业,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与张师愚合编有《宛陵群英集》。卒谥文节。
  猜你喜欢
无由且住。绵绵恨似春蚕绪。见来时饷还须去。月浅灯收。多在偷期处。
今夜掩妆花下语。明朝芳草东西路。愿身不学相思树。但愿罗衣,化作双飞羽。
携得春归通德门,等閒万木亦沾恩。
母桃未熟蓬莱浅,连夜吹开堂北萱。
青松路径白云关,有客来寻半日闲。
十载灞桥驴子上,争如骑马看庐山。
虎豹不食子,鸱枭不乘雄。
人恶甚鸟兽,吾能与成功。
爱有以计留,去有势不容。
吾谋适合意,几亦齿奸锋。
时恩沦九泉,褒取异代忠。
堂堂社稷臣,近世孰如公。
空使苗裔孙,称扬得诗翁。
一读亦使我,慨然想余风。
便无他、杜鹃催去,匆匆春事能几。看来不见春归路,飞絮又随流水。留也是。怎禁得、东风红紫还飘坠。天涯万里。怅燕子人家,沈沈夜雨,添得断肠泪。嬉游事。早觉相如倦矣。谢娘庭院犹记。闲情已付孤鸿去,依旧被莺呼起。谁料理。正乍暖还寒,未是晴天气。无言自倚。想旧日桃花,而今人面,都是梦儿里。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圣人不为目,人目乃圣腹。人目灿如金,圣腹浑如玉。

天物自芸芸,吾以观其复。有者虽并作,无者终守笃。

人生行世间,如车三十辐。有之以为轮,无之以为毂。

为吾有身,大患相亲。及吾无身,何患可邻。身何可罔,宠辱休仗。

无象之象,是谓惚恍。曰夷曰希,强名曰微。三者为一,妙玄乃归。

深不可卜,以归神谷。得此勿盈,敦兮若朴。绝学无忧,弃智寡欲。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众人皆有馀,惟我存故夙。

春台与众登,食毋真吾独。

丹丘峙海隅,灵岳标云际。蓬莱一岛浮,合影发灵秘。

日观齐石楼,朱明通地肺。天鸡始一鸣,扶光彻幽蔽。

仰瞻控鹤天,俯瞩轩鸾地。罡风扬扶摇,轻举非人世。

余本餐霞人,弱岁窥山笥。言归白玉京,将谒青阳氏。

璿房暂可栖,玉树犹堪翳。洞中拾朱草,日暮倚苍桂。

守一观我心,中夜存元气。殷勤绿字篇,重订碧山契。

岐路周回午日光,万丛红枣万家桑。自知白首观吾道,何梦今朝入圣乡。

天下几家还孔庙,眼中数仞忽宫墙。可能寻得源头水,洙泗无穷一?长。

柏台春动秋霜里,豸史旌挥山岳摇。呼吸雷风吞日月,吴山小结看春潮。

园中杨柳树,飞舞似含羞。如何风静处,尽放眼中愁。

问君何许水边村,亦有扁舟乘兴人。无限好山茆屋外,他年倘许我为邻?

古石桥平苔径幽,藕花白白竹修修。归来结宇松回指,趺坐谈经石点头。

禅本虚空随物悟,心无仕着与天游。老夫久厌尘埃缚,拟借僧房过一秋。

西风吹箬笠,无恙旧江天。
白鸟飞破水,青山移近船。
晚晴枫叶外,秋冷荻花边。
泊处堪遥指,柴门生野烟。

湖影茫茫漾晚秋,烟波无际碧云流。帆从水面亭边落,人在天心镜里游。

千里襟怀谁共远,满城风景此全收。官閒更有登山约,遥指峰岚最上头。

茂陵家四壁,不必在成都。老矣招魂苦,伤哉问影孤。

市中宁有虎,屋上岂无乌。四海皆行路,吾何必此途。

十里波光净曲尘,牙旗锦帜各争新。东家女订西家女,桥上人看桥下人。

失路农为业,移家到汝坟。独愁常废卷,多病久离群。
鸟雀垂窗柳,虹霓出涧云。山中无外事,樵唱有时闻。
外国言音不可穷,起云亭下一时通。
口门广大无边际,吞尽杨歧栗棘蓬。
昔日登临不用扶,於今白首见麻姑。
此邦泉石何萧爽,异代神仙知有无。
七月山田红稻熟,去年尘海碧莲枯。
信知冠盖追游地,羽客相逢到日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