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其四

幼无孝悌称,老无恩泽施。唯有近先茔,一死乃其宜。

诸君苦留连,雅意金兰期。我自无遐乃,形骸变焦痿。

生平尚求友,得友还差池。中怀起愁叹,欲别难为辞。

试将问吾庐,何日当西之?缓急有拟议,行止更无疑。

作诗叙恳款,为报吾亲知。

许衡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猜你喜欢
甚,余歌美成词。
琴书半室。向桂边偶然,一见秋色。老树香迟,清露缀花疑滴。山翁翻笑如泥醉,笑生平、无此狂逸。晋人游处,幽情付与,酒尊吟笔。
任萧散、披襟岸帻。叹千古犹今,休问何夕。发短霜浓,却恐浩歌消得。明年野客重来此,探枝头、几分消息。望西楼远,西湖更远,也寻梅驿。

山堂夜雨如决渠,黄梅半熟书生鱼。树头朝日忽复出,聊向空阶翻故书。

老人耕凿无膏腴,缃囊细字时相娱。自欣引睡得黄奶,便恐无意呼青奴。

读书本不求甚解,姓名足记知有馀。此虫何乃徒饱腹,死葬书叶真痴愚。

不如化作石帆山下茧,织成吴绫光满眼。乞与袁娘作舞衣,常把花枝侍君辇。

人间何处难忘酒。山村野店清明后。满路野花红。一帘杨柳风。
田家春最好。箫鼓村村闹。一盏此时辞。将何乐圣时。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横塘道。还记碎镜流花,断裙黏草。多情三百红阑,为谁约住,东风不到。

旷吟眺。休问玉梅门巷,旧家英妙。而今著破春衫,唾华泪粉,销凝满抱。

依黯残云心事,过江如梦,清歌催老。惟有酒边青山,曾见年少。

狂香艳迹,零落兰成槁。无人听、西园冷咏,南楼清啸。

料理伤春早。几回付与,燕沉莺悄。争说还乡好。离篴怨、归魂将花千绕。

夕阳故国,曲中人杳。

水国余寒芳草稀,偶随烟艇问山扉。窗中怪石如人立,天际孤帆伴鸟飞。

高斋尽日逢僧语,短褐经春换客衣。吴江亦是垂纶地,笑指星文愧少微。

苍茫烟水一凭阑,白苧絺衣五月寒。风熨翠纹如可御,霞蒸丹片若为餐。

閒庭随分占年芳,袅袅青枝淡淡香。流落孤臣那忍看,十分深似御袍黄。

去年同赴金銮召,今日占君绣斧行。治最吴公留旧爱,名优朱博慑先声。

梁园柳暗灵台寂,汲水荷香列馆清。揽辔长途多逸兴,幸将秀句寄遐情。

寒蛬入夜忙催织,戴胜春深苦劝耕。
人若无心济天下,不知虫鸟有何情。

故国造分手,离堂久怆神。水风难写恨,花柳易伤春。

帆饱吴天雨,车吞冀野尘。心随寒月影,夜夜照行人。

无边烟树碧云隈,江上孤帆天际来。照眼春光看不厌,绕城十里菜花开。

夜静风初霁,彝陵好放舟。峡云当岸落,峰月下滩流。

远水明村舍,恬波起棹讴。更阑谁秉烛,空拟问三游。

鹭飞万顷碧光中,楚楚缁庐枕水穷。事外有缘三径邃,眼前无碍九霄通。

转山僧道筇携雨,载月渔归席挂风。一切世间虚幻事,隔堤请看数枝红。

老屋疏窗窈窕深,铺松缚竹作清阴。数竿风筱天然笑,惟有此君知我心。

康乐流传临海作,一时文采愧羊何。只今寓直金銮里,还忆东山旧薜萝。

汴隄杨柳摇春风,翠华南幸紫禁空。
雕栏玉砌明月冷,羽人规作神仙宫。
苏堤杨柳飘晴雪,又见紫鸾催驾发。
沉香亭北莺乱啼,金殿又成诸佛刹。
东南王气一旦终,乾坤四海今会同。
兴亡成败自有数,不由人力由天公。
二龙南翔一龙北,凤隻鸾孤重铩翮。
南龙苦热北龙寒,鸾凤欲飞飞不得。
周原禾黍秋离离,含光草色春萋萋。
露盘应拆声动地,金铜仙人空泪垂。
来今往古知几代,赢颠刘蹶浮云改。
□平抵掌笑不言,会见桑田变沧海。
落叶上青衫,携家赴岭南。
欲行犹买药,侵早即冲岚。
久贱惟知事,长贫不解惭。
山城骑病马,吟句去庭参。

顽独斋前翠色交,翛然一榻掩衡茅。禅心久作高僧悟,方术宁从道士教。

晓日短墙花弄影,晚风斜槛鹤归巢。老怀自喜诗尤健,几度穷吟忆孟郊。

前夕视牲,质明奉俎。沐芳整弁,其仪式序。
盛礼毕陈,嘉乐备举。歆我懿德,非馨稷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