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青翠的松树生长在东园里,荒草埋没了它的身姿。
等到寒霜凝结的时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这才显现出它卓尔不群的高枝。
在一片树林中人可能还不觉得,单独一棵树的时候人们才称奇。
我提着酒壶抚弄寒冬中的树干,有时候又极目远眺。
生活的世界就是梦幻一样,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
注释
没其姿:掩没了青松的英姿。其:一本作奇。
殄(tiǎn腆):灭尽。异类:指众草。卓然:特立的样子。这两句是说经霜之后,众草凋零,而青松的枝干却格外挺拔。
连林:松树连成林。人不觉:不被人注意。
独树:一株、独棵。众乃奇:众人认为奇特。奇:一本作知。
寒柯:指松树枝。
这是倒装句,应为“时复远望”,有时又远望。这句和上句极力描写对松树的亲爱,近挂而又远望。
何事:为什么。绁:系马的缰绳,引申为牵制。尘羁:犹尘网。这句和上句是说人生如梦幻,富贵功名把人束缚够了,为什么还要受它的羁绊?

赏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经过孔子的这一指点,松柏之美,便象征着一种高尚人格,而成为中国文化之一集体意识。中国诗歌亦多赞叹松柏之名篇佳作。尽管如此,陶渊明所写《饮酒》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仍然是极有特色。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青松之姿,挺秀而美。生在东园,却为众草所掩没。可见众草之深,其势莽莽。青松之孤独,也不言而喻。“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殄者,灭绝也。,异类,指众草,相对于青松而言。枝者,谓枝干。岁寒,严霜降临,众草凋零。于是,青松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乃卓然出现于世。当春夏和暖之时节,那众草也是青青之色。而况草势甚深,所以能一时掩没青松。可惜,众草究竟经受不起严霜之摧残,终于是凋零了。“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倘若青松多了,蔚然连成松林,那么,它的与众不同,便难以给人以强烈印象。只是由于一株青松卓然独立于天地之间,人们这才为之诧异了。以上六句,构成全诗之大半幅,纯然出之以比兴。正如吴瞻泰《陶诗汇注》所说,是“借孤松为己写照。”青松象征自己坚贞不渝之人格,众草喻指一班无品无节之士流,凝霜则是譬比当时严峻恶劣之政治气候,皆容易领会。唯“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两句,意蕴深刻,最是吃紧,应细心体会。一株卓然挺秀之青松,诚然令人惊诧。而其之所以特异,乃在于众草不能有青松之品质。倘园中皆是青松,此一株自不足为奇了。一位人格高尚之士人,自亦与众不同。其实,这也是由于一班士人自己未能挺立人格。若士流能如高士,或者说人格高尚蔚然而为一代士风,则高士亦并非与众不同。依中国文化传统,“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人人都具备着挺立人格的内在因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人人都可以挺立起自己的主体人格。可惜士人往往陷溺于私欲,难能“卓然见高枝”。正如朱熹所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附录引)渊明少无适俗韵,晚抱固穷节,自比青松,当之无愧。最后四句,直接写出自己。“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寒柯,承上文“凝霜”而来。下句,陶澍注:“此倒句,言时复为远望也。”说得是。渊明心里爱这东园青松,便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饮酒、流连于松树之下。即使不到园中,亦时常从远处来瞻望青松之姿。挂壶寒柯,这是何等亲切。远望松姿,正是一往深情。渊明之心灵,分明是常常从青松之卓然高节,汲取着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庄子讲的“与物有宜”,“与物为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分别见《庄子·大宗师》、《德充符》、《天下》篇),正是此意。“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结笔两句,来得有点突兀,似与上文无甚关系,实则深有关系。梦幻,喻人生之短暂,翻见得生命之可珍惜。绁者,捆缚也。尘羁即尘网,谓尘世犹如罗网,指的是仕途生命如此有限,弥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失掉独立自由人格。这种坚贞高洁的人格,正有如青松。这才是真正的主体品格

  渊明此诗之精神境界与艺术造诣,可以喻之为一完璧。上半幅纯用比兴,赞美青松之高姿。下半幅纵笔用赋,抒发对于青松之知赏,以及珍惜自己人格情怀。全幅诗篇浑然一体,实为渊明整幅人格之写照。全诗句句可圈可点,可谓韵外之致味之而无极。尤其“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二句,启示着人人挺立起高尚人格,则高尚人格并非与众不同,意味深远,极可珍视。《诗·小雅·裳裳者华》云:“唯其有之,是以似之。”只因渊明坚贞高洁之人格,与青松岁寒不凋之品格,特征相似,所以此诗借青松为自己写照,境界之高,乃是出自天然。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缠结青骢马,出入锦城中。
时危未授钺,势屈难为功。宾客满堂上,何人高义同。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
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经乱年年厌别离,歌声喜似太平时。
词臣更有中兴颂,磨取莲峰便作碑。
吴僧画围扇,点缀成微虫。
秋毫宛皆具,独窃天地功。
细者及蛛蝥,大者缠阜螽。
枯枝拥寒蜩,黄蕊黏飞蜂。
翾然得生意,上下相追从。
徒观飞动姿,莫睹笔墨踪。
儿曹取真物,细校无不同。
恐其遂跃去,亟取藏中箱。
乃知艺无小,意精神可通。
不与误图蝇,能惑紫髯翁。
子猷状弹雀,藏宝传江东。
不知古何如,此画今为雄。
人墓木已拱,其徒颇能工。
旧法存百一,要足超凡庸。
友人幸为赐,物薄意何隆。
玩之不替手,爱重心无穷。
常如对君子,穆穆来清风。
荒山藏古寺。见傍水梅开,一枝三四。兰枯蕙死。登临处、慰我魂消惟此。可堪红紫。曾不解、和羹结子。高压尽、百卉千葩,因君合修花史。
韶华且莫吹残,待浅揾松煤,写教形似。此时胸次。凝冰雪、洗尽从前尘滓。吟安个字。判不寐、勾牵幽思。谁伴我、香宿蜂媒,光浮月姊。
道人本分事,不用达人诗。
烟霞痼疾间,风月陶写之。
漆园直寓言,谪仙岂吾师。
卷怀置心斋,焚芗比希夷。
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

驾山谁策六鳌来,底事春云郁不开!天为至尊忧社稷,不教华月照瀛台。

千畦万陇付骄阳,小院呼童汲瓮忙。堪笑书生说宏济,惟馀一溉到幽芳。

牛山兮鸮林,材充兮培深,彼薮泽兮大狝禽。于乎!

穷檐短景兮身衰遐心。

金吾列侍拥旌旄,五色云深雉尾高。视草词臣方退食,内宫传敕赐樱桃。

江南忆,秋气夜方清。鲈鲙鲜肥莼菜滑,千人石上月亭亭。

到处按歌声。

深谷弥千里,松陵北合流。岸平迷昼夜,人至竞方舟。

照月方诸泣,迎风弱荇浮。平波无限远,极目涨清秋。

鼓刀击筑更谁堪,敢向清时说盍簪。频岁避人如旅雁,终年糊口似春蚕。

挟龟问卜疑伧叟,远磬焚香辨野庵。七宝十车浑是梦,莫誇邻女早提篮。

燕市陈情客未还,故人相见慰愁颜。曾迟剑舄京华外,却赋榛苓海岱间。

存没诸公皆断梗,乱离九塞各严关。尚须前箸呼闾阊,西望白云何处山。

萍逢江汉上,曾似此林居。
引水涵云窦,编花护草庐。
雨香孤径竹,风冷半畦蔬。
曾侍山中石,还开案上书。
庙算张良独有余,少年逃难下邳初。
逡巡不进泥中履,争得先生一卷书。

千里沧波接素秋,偏从豸史得重游。风流词客今何在,霄汉阴云此尚浮。

不断藤萝缘古树,无心鸥鸟下中州。衔杯莫厌青山暮,灯火相看兴转幽。

负海狂鲸纵巨鳞,四朝天子阻时巡。谁将侯玉乖南面,
几使戎车殷左轮。久作妖星虚费日,终□天洞亦何人。
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陶唐一万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