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色似晴光,半入青云两翅张。谁谓太平宁有象,峰峦犹学瑞禽翔。
驺虞不食草,志士宁苟安。矩步挥芬芳,凛义不可干。
吐辞程大猷,妻子常饥寒。中心思美人,遥夜起长叹。
延颈望西岐,欲鸣途路难。踯躅待天晨,宵夜徂漫漫。
明月鉴房帷,涕泪交汍澜。
小楼梦断莺声入。最无奈、伤春伤别。栏干寸寸闲愁积。
秋比栏干曲折。
红窗外、游丝飏碧。正风暖、水香三月。一篷花影谁移楫,或是桃根桃叶。
新安文献郡,君家独推先。衣冠萃一门,金玉清相联。
卓哉司马公,清白自家传。功名三十载,持节多在边。
虎符归把握,龙敕屡传宣。允称丝纶命,何惭报答年。
以兹结主知,华要地频迁。貤荣三锡命,恩霈及重泉。
璀璨琅函重,淋漓御墨鲜。感兹时展读,珍重托瑶篇。
我观潘夫子,忠孝道两全。勖哉图令终,庶以企前贤。
榜花天气半晴阴,水石平泉许更寻。菊似故人逢晚节,风催黄叶作秋吟。
孤舟凉雨他乡客,弦管楼台往日心。耆旧不存乡社散,妙高峰已倦登临。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
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
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
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
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孤儿泪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
手为错,足下无菲。
怆怆履霜,中多蒺藜。
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
泪下渫渫,清涕累累。
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草萌芽。
三月蚕桑,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来到还家。
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
愿还我蒂,兄与嫂严。
独且急归,当兴校计。
乱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
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