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

翠盖承轻雾。
金覊照落晖。
五侯新拜罢。
七贵早朝归。
轰轰紫陌上。
蔼蔼红尘飞。
日暮延平客。
风花拂舞衣。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猜你喜欢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杏花谁是主,桂树独留君。
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堂堂李杜坛,谁敢蹑其址。
先生坐坛上,持钺令余子。
由来文字伯,不但表奏伟。
高怀淡无嗜,寓兴或留此。
平生上林手,避谤淹二始。
登临意超然,笔落风雨似。
事异柳司马,辛苦记山水。
乐哉邦无事,那待猛政理。
驾言慰吾民,不愧城门轨。
看山笑邹湛,句外寄深旨。
岩树阅几客,尚余尧时髓。
抚板歌公诗,未暇知余事。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
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岸有时而为谷,海有时而为田,
虞舜已殁三千年。耕田浚井虽鄙事,
至今遗迹存依然。历山之下有寒泉,
向此号泣于旻天。无情草木亦改色,
山川惨淡生云烟。一朝垂衣正南面,
◇夔稷契来联翩。功高德大被万世,
今人过此犹留连。齐州太守政之暇,
凿渠开沼疏清涟。游车击毂惟恐後,
众卉乱发如争先。岂徒邦人知乐此,
行客亦为留征轩。
隔帘见竹早清幽,卷起疏帘满眼秋。
一搭夕阳收不得,被人都送上帘钩。

盘珠香火竞新声,锦绣云霞绕座生。谁似风流孟夫子,阿兰一曲独移情。

一别丹霞洞,何年到此邦。
犬随烧药鼎,鹤伴改诗窗。
谈柄风生席,清标月在江。
西山闻欲隐,来访鹿门庞。

陆子作茶经,竟为茶所困。其中无所主,复著毁茶论。

简贤傲长者,彼自愚不逊。茶好固自若,于我有何恨。

便当脱野服,洗盏为一献。饮罢挈茶去,譬彼浇畦畹。

君看祢正平,意气真能健。达与不达人,何啻相千万。

兀兀篮舆足欲拳,聊扶藜杖步山边。
招提此去无多地,且就僧房借榻眠。

不字香闺廿六年,皎然贞孝达于天。慈航有路同成佛,素璧无瑕合證禅。

桑梓祇应传故迹,蓼莪未忍读终篇。红楼勘破繁华梦,百级浮图火底莲。

杜甫栗亭诗,诗人多在口。悠悠二甲子,题纪今何有。

王孙春好游,云鬓不胜愁。离鸿暂罢曲,别路已经秋。

山中桂花晚,勿为俗为留。

塔倚高标立,楼深一窍虚。海风吹幻影,颠倒落方诸。

一脱官衫百体便,卧游虽暂亦缠绵。树知尘世百年事,花送春人十里船。

白日纵歌宜放鹤,青山埋骨有啼鹃。不知寒食清明过,只觉韶华在眼前。

渔家近秋水,水上槿扉开。
地寂月初到,溪寒潮不来。
村沽惟白杜,野坐只青苔。
为说芙容好,明朝未可回。

太息青岩老,当年此灌畦。渭车方入卜,周道已兴西。

齧雪终辞汉,封茅不到齐。惟馀文冢在,千古说幽栖。

锡名有旨感皇明,百载荒基一日营。
白鹿虽无归洞迹,青衿犹有读书声。
尘中讲贯似难入,静里工夫终易成。
孕出庐山真秀气,宁复渭钓与莘耕。
路入栖贤步转东,望中天末有云从。
不缘白石渊名玉,只为渊深有玉龙。
玉钩栏下寒泉水,金辘轳边影照人。
此水今为九泉路,数枝花照数堆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