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江南,算只有、青山留客。亲友间、中年哀乐,几回离别。
棋罢不知人换世,兵余犹见川留血。叹昔时、歌舞岳阳楼,繁华歇。
寒日短,愁云结。幽故垒,空残月。听阁阎谈笑,果谁雄杰。
破枕才移孤馆雨,扁舟又泛长江雪。要烟花、三月到扬州,逢人说。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吁嗟两楹奠,圣殁微言绝。战国诸子兴,大道几灭裂。
劫灰出秦燔,六籍半残缺。皇皇孝武诏,群言罢一切。
别白定一尊,万世循轨辙。遗书一萌芽,众儒互拾掇。
异同晰《石渠》,讲习布绵蕝。戴凭席互争,五鹿角娄折。
洎乎许郑出,袖然万人杰。宋儒千载后,勃窣探理窟。
自诩不传学,乃剽思孟说。讲道稍僻违,论事颇迂阔。
万头趋科名,一意相媚悦。圣清崇四术,众贤起颃颉。
顾阎辟初涂,段王扬大烈。审意得古训,沈晦悉爬抉。
读史辨豕亥,订礼分袒袭。上溯考据家,仅附文章列。
儒于九流中,亦祇一竿揭。矧又某氏儒,涂径各歧别。
均之筐箧物,操此何施设?大哉圣人道,百家尽囊括。
至德如渊骞,尚未一间达。区区汉宋学,乌足尊圣哲。
毕生事赞仰,所虑吾才竭。
珊珊琐骨,似碧城仙侣。一笑相逢淡忘语。镇拈花倚竹,翠袖生寒,空谷里、相见个侬幽绪。
兰釭低照影,赌酒评诗,便唱江南断肠句。一样扫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许。
正漠漠、烟波五湖春,待买个红船,载卿同去。
既以断为连,复以斜为正。字字巧相衔,得之法当圣。
鼠辈遇我敢复尔,酒酣妄为大言耳。觇使起立吾之故,意悔势已不可止。
六州鼓旗一手主,流寇如虎海飞鼠。昔勇令怯魂魄褫,往叩僧庐来佛旨。
空隐屏人解误人,抚之抚之毋乃是。四正六隅兵饷增,左黄夹击如风雨。
胡然忽刊招降檄,杀一贼者令偿死。贼如不从则犒之,金帛酒牢豢骄子。
接踵而至姑自诡,天下今已无贼矣。许州南楼火光起,陷均胁房谷城圮。
如猿断韝脱鹰,如火燎原坊决水。试问降者十三家,今皆安在罪轻儗。
悁悁珠玉饰名姝,临送牵衣哭西市。
一领青衫旧。恨鲰生、鸡窗雌伏,兔园株守。静坐焚香思忏绮,绮语无时蔑有。
问地狱、泥犁知否。离合悲欢生恶感,忒关情、常觉眉头绉。
量衣带,腰围瘦。
新词盥诵蔷薇手。想先生、元龙意气,长卿抱负。瓦釜雷鸣腾俗响,忽听钧天雅奏。
却早把、灵犀心逗。但愿鳞鸿时有便,付邮筒、寄我诗千首。
赓同调,吾良友。
又作卢敖汗漫游,雄风相送海山头。衣冠衮衮成嚣市,椰竹萧萧近暮秋。
且向穷荒寻礼乐,敢将长揖傲公侯。年来我已然犀倦,为语支祁不用愁。
江天漠漠西兴树,潮落潮生估帆去。婆留城外江水斜,吴姬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沈吟久,十五娉婷新出手。生小风波不识愁,一曲琵琶一樽酒。
我别钱塘二十载,歌板飘零几人在。劝汝琵琶且暂停,哀弦促柱那堪听。
绿窗喁喁儿女泣,陡觉凄风吹雨急。此时凝云颓不流,坐中飒飒如深秋。
忽焉呜咽西江水,万甲齐鸣伏兵起。千声并作一声弹,声在神情不在指。
须臾失势千丈落,中断银床辘轳索。收弦放拨声有无,山容水熊空模糊。
曲终呼酒泪如线,肠断尊前好相见。除却余杭无此声,等闲休负春风面。
嗟我还乡一暂过,中年哀乐何其多。重闻暮雨潇潇曲,如此江山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