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季

君家三尺窗,尽著溪上山。怪君坐其中,举世招不还。

馀嬉到五言,时许见一斑。顾我仅曹郐,季孟胡可间。

比年尔何缘,乃复罹间关。试问蓬蒿居,孰愈辙迹环。

古来千里足,未必十二闲。是故东方士,长饥犹好颜。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猜你喜欢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疏钟何处来,度竹兼拂水。渐逐微风声,依依犹在耳。
杯盘草草,园亭小小,不用罗帷锦幄。酴醿本是殿余春,更风雨、无端趱却。
有词可和,有棋可赌,杂以诙谐戏谑。闲时日日可遨嬉,又选甚,花开花落。
檥棹病三日,登楼举一觥。
江山从古在,花草逐时生。
南浦佳人别,西风送客行。
锦鳞能自跃,献我一杯羹。
朱家亭子象悬匏,阶莹青莎栋剪茆。瘿挂眼开欺鸲鹆,
花缘网结妒螵蛸。有时风月输三虎,无壁琴书属四郊。
土木欲知精洁处,社天归燕怯安巢。

依然碧水与青山,城郭人民改昔颜;畏尔后生如鹤立,惭余疏拙伴鸥閒。

文章字字关伦理,寤寐时时可往还;识得安身立命处,何妨辛苦寄人间。

游乐之溪清可沿,天风剡剡山盘盘。愈行愈深愈幽邃,疑有仙者栖神丹。

樛木怪藤鸟鸣答,绿潭青壁龙嬉蟠。徘徊赏爱不能已,步步驻目摇荒寒。

寒云平凝帟帷妥,急霰乱下珠玑完。忽而两厓苍苍散花雪,板桥石路浮霎乾。

交迎密扑迷欲眩,怯下疑高行自难。凭涧茅房所居雅,叩门烟火相依安。

澄渟夜气造宁极,婴冒晓冻追殊观。忍触珑璁纵健踏,喜聆环朗藏鸣湍。

垂蕤不动偃杉竹,悬柱偶脱争岩峦。前源未穷取危磴,直上百折陵巑岏。

新爪痕痕过饥虎,高翰叶叶游飞鸾。□然独立倚霄汉,波涛翻海镕银宽。

双瞳四彻洞万境,肯与尘界循忧端。蹇余看雪知几处?何如此时望仙峰上看。

仙之人兮来不来,浩浩元气与我同朝餐。

共君结新婚,岁寒心未卜。相与游春园,各随情所逐。
君爱菖蒲花,妾感苦寒竹。菖花多艳姿,寒竹有贞叶。
此时妾比君,君心不如妾。簪玉步河堤,妖韶援绿荑。
凫雁将子游,莺燕从双栖。君念春光好,妾向春光啼。
君时不得意,弃妾还金闺。结言本同心,悲欢何未齐。
怨咽前致辞,愿得申所悲。人间丈夫易,世路妇难为。
始如经天月,终若流星驰。天月相终始,流星无定期。
长信佳丽人,失意非蛾眉。庐江小吏妇,非关织作迟。
本愿长相对,今已长相思。复有游宦子,结援从梁陈。
燕居崇三朝,去来历九春。誓心妾终始,蚕桑奉所亲。
归愿未克从,黄金赠路人。洁妇怀明义,从泛河之津。
于今千万年,谁当问水滨。更忆娼家楼,夫婿事封侯。
去时恩灼灼,去罢心悠悠。不怜妾岁晏,十载陇西头。
以兹常惕惕,百虑恒盈积。由来共结褵,几人同匪石。
故岁雕梁燕,双去今来只。今日玉庭梅,朝红暮成碧。
碧荣始芬敷,黄叶已淅沥。何用念芳春,芳春有流易。
何用重欢娱,欢娱俄戚戚。家本巫山阳,归去路何长。
叙言情未尽,采菉已盈筐。桑榆日及景,物色盈高冈。
下有碧流水,上有丹桂香。桂花不须折,碧流清且洁。
赠君比芳菲,爱惠常不歇。赠君比潺湲,相思无断绝。
妾有秦家镜,宝匣装珠玑。鉴来年二八,不记易阴晖。
妾无光寂寂,委照影依依。今日持为赠,相识莫相违。

广寒吹下霓裳,曲中再识春风面。马嵬坡下,香消人去,袜尘犹恋。

白发梨园,红牙菊部,一般哀艳。倩雪衣学舞,金衣学语,重翻出,长生殿。

当日清平应制,问宫中、几回欢宴。海棠睡足,荔支笑后,梨花泣遍。

雨歇零铃,风高羯鼓,旧愁成片。向旗亭唤取,银尊檀板,夜深相见。

边头传吉语,井络报平安。
今岁端辰别,慈颜一笑欢。
东门上相好知音,数尽台前郭隗金。累重虽然容食椹,
力微无计报焚林。弊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
十里溪光一山月,可堪从此负归心。

岩下桃花红,溪流碧如玉。逋翁隔云歌,不是人间曲。

金殿重重昼不开,盘窠苍柏两行栽。角门东畔瞻宸几,仙仗曾迎翠辇来。

云笺新制出金溪,缄送烦君手自题。
写得新词谁解唱,薛涛坟上草萋萋。
越王兵败已山栖,岂望全生出会稽。
何事夫差无远虑,更开罗网放鲸鲵。
公余终日坐疎亭,看得梅开梅叶青。
可是近来疎酒盏,酒瓶今已作花瓶。
阴祗协赞,厚载方贞。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东风几日,讶南枝开早。点点琼英逗清晓。记昨宵香梦,纸帐分明,料应是、萼绿仙人曾到。

邻园开绛雪,别样妍华,点染春光看原好。品格细评论,脂晕浓添,似不及、蛾眉淡扫。

正积雪、空庭月三更,伴疏影横斜,称伊素缟。

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初戴玉冠前误拜,
欲辞金殿别称名。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
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

  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于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陈。

  伏惟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于是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太宗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

  仁宗在位,历年最久。臣于时实备从官,施为本末,臣所亲见。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于方今。伏惟仁宗之为君也,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出于自然,而忠恕诚悫,终始如一。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终不忍加兵。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因任众人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盖监司之吏以至州县,无敢暴虐残酷,擅有调发以伤百姓。自夏人顺服,蛮夷遂无大变,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之而中国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不忍加兵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敢强横犯法,其自重慎,或甚于闾巷之人,此刑平而公之效也。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变者辄败;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之府史,非有能吏以钩考,而断盗者辄发;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而寇攘者辄得。此赏重而信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能大擅威福,广私货赂,一有奸慝,随辄上闻;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此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之效也。自县令京官以至监司台阁,升擢之任,虽不皆得人,然一时之所谓才士,亦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此因任众人之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之效也。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

  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而无亲友群臣之议。人君朝夕与处,不过宦官女子;出而视事,又不过有司之细故。未尝如古大有为之君,与学士大夫讨论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而精神之运有所不加,名实之间有所不察。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正论非不见容,然邪说亦有时而用。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农民坏于繇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埸之权。宿卫则聚卒伍无赖之人,而未有以变五代姑息羁縻之俗;宗室则无教训选举之实,而未有以合先王亲疏隆杀之宜。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赖非夷狄昌炽之时,又无尧、汤水旱之变,故天下无事,过于百年。虽曰人事,亦天助也。盖累圣相继,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忠恕诚悫,此其所以获天助也。

  伏惟陛下躬上圣之质,承无穷之绪,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臣不敢辄废将明之义,而苟逃讳忌之诛。伏惟陛下幸赦而留神,则天下之福也。取进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