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过清溪题道士江野舟南馆 其二

江南正月半,犹自有梅花。踏雪去何处,青溪道士家。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皇考建世业。
余从征四方。
栉风而沐雨。
万里蒙露霜。
剑戟不离手。
铠甲为衣裳。
碧峰天柱下,鼓角镇南军。管记催飞檄,蓬莱辍校文。
栈霜朝似雪,江雾晚成云。想出褒中望,巴庸方路分。
暮年不赋短长词。和得渊明数首诗。君自不归归甚易,今犹未足足何时。
偷闲定向山中老,此意须教鹤辈知。闻道只今秋水上,故人曾榜北山移。
豚鱼自物耳,犹可孚以信。
疑心一芥我,相靡而相刃。
君看易中孚,义取说而异虚心窃贯理,
可不精体认。

醉影匆匆拜佛幢,下山已听暮钟撞。间凭曲磴当松半,坐见轻帆与雁双。

百里苍烟浮远塔,孤城落日背寒江。英雄胜概销磨尽,满眼风波一钓艭。

武安王生谢公侣,逢人每道四溟子。经笥曾携隆虑山,褐衣傲睨长安市。

同时淮上有吴生,苕霅为丞色不喜。王生作簿向稷山,大笑各行其志耳。

稷山远在汾河西,太岳中条与绛齐。保障茧丝堪一试,凤鸾枳棘且安栖。

王生禄米薄升斗,醉后谢公诗满口。车行上党近青天,先访谢公一携手。

何门今曳邹阳裾,当垆岂卖临邛酒。高歌但拥如花人,刀环昨寄漳南否。

欧生海上欲归时,停云为道最相思。绛帖紫参难远致,秋鸿须寄谢公诗。

秋风淮水下如倾,云际征帆片片轻。目断平原双倦鸟,夕阳无限故乡情。

意密形疏自幼闻,情深那更厌离群。人间多少双飞侣,未必如侬切念君。

与汝同来汝独归,丁宁语别寸心违。丹阳车子龙江舸,明日东西各自飞。

芙蓉清削对秋泉,渺渺城楼片月悬。人在窗中描辋水,天从槛外落蛮烟。

数枰对客閒观局,一路听莺韵入弦。百尺元龙新气象,连平文物焕南天。

处处名泉尽客欢,一泓复向道旁观。林衣倒拂仙杯动,石发晴分宝镜寒。

要眇琴声流水和,疏狂酒态野人看。他时漫拟兰亭胜,不似沧洲有钓竿。

紫髯参政黑头公,日日鸣珂近九重。花底听莺黄阁散,御前剖竹紫泥封。

都将笔下文章润,散作人间雨露浓。未信吟诗趋幕府,霜寒翠袖倚芙蓉。

峡束春涛万丈深,唤船人立石岩阴。
棹声欸乃连山应,旗影悠扬隔水深。
宿雨乍收山积翠,夕阳倒射浪浮金。
南来北去人空老,浩浩东流无古今。

何况归山后,而今已似仙。卜居天苑畔,闲步禁楼前。
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
微暖春潜至,轻明雪尚残。银铺光渐湿,珪破色仍寒。
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
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颦青晕碧。又黛眉乍展,摇弄春色。金粉南朝,多少楼台,一抹烟痕如织。

灵和殿里风流尽,更莫问、梁园宾客。剩缕衣、零落湖湘,旧日舞腰无力。

话到隋堤故事,锦帆自别后,难觅陈迹。三起三眠,一颦一笑,只傍红阑桥侧。

深闺何限封侯梦,镇几度、翠楼相忆。向陌头、绾住东风,问讯故人消息。

晚磬黄泥庵,瘦石春申墓。烟外马驮沙,浮屠隐没树。

日暮秣陵道,空江生澹烟。乡云埋楚岫,诗魄落吴天。

红叶风双镫,黄花雨一鞭。五年三白下,愁绝为名牵。

忆在山中日,溪边把钓钩。相逢恐惊起,招手却回舟。

碧落空明翠欲流,沧溟东角暮云收。光摇银阙三山晓,冷漾冰轮六月秋。

五夜潮回蟾影浴,九天风动桂香浮。广寒分取长生药,稳泛仙槎访斗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