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王气东南日夜浮,画船十只向神州。山当好处如曾识,江到平时只似游。
两岸人家从北固,六朝事业付东流。天风莫送征帆急,景物诗家要细收。
斗鸡台下草如丝,吹断玉参差。春到野田迟,有大业、垂杨几枝。
同来载酒,伤情词客,惆怅落花时。苔藓绿遗碑,访遍了、雷塘未知。
青骢蹀躞凤山城,隐隐雄名动帝京。羽檄三江传使节,绨袍千里见交情。
怀人旅雁先秋到,满把灵蛇入夜明。两载流尘封砚席,为君起拂案头萤。
拟和题诗略未成,卒然风雨暗前津。高秋政应凉如水,馀溽胡为暖似春。
载酒肯来真好事,舣舟聊为驻行人。异时怀玉山前过,一访耕桑老病身。
盈盈一片秋空月,云雾朦胧半边缺。五色双龙背上蟠,铭镌大业何曾灭。
阿?当日幸迷楼,如花嫱嫔居上头。琼户晨开金缕锁,珠帘齐上珊瑚钩。
明星荧荧宝奁启,竞斗新妆明镜里。涂黄那数汉宫娇,写翠休夸赵女美。
扫天红粉逞妖娆,岂识春风梦易消。故国芳魂归未得,玉钩斜上长蓬蒿。
绮罗灰劫经千古,皓齿明眸何处所。微物何为未化尘,一朝耕出雷塘土。
曾悬媚子照婵娟,雨散云收一惘然。陈宫难问乐昌事,蜀物犹存乾德年。
好事传观勤拂拭,繁华瞥眼空相忆。祇合深宫艳质藏,岂期蔀屋农人得。
古训由来戒色荒,骄奢淫佚致倾亡。当时若以古为镜,何至杨花委路旁。
不风流处总风流,梓里名花月旦收。白傅情怀因念旧,东坡才调洵堪俦。
廿年踪迹浑如梦,一曲齐梁溯莫愁。过眼云烟原幻境,群芳何幸姓名留。
柳烟如织绵初落,好春尚留南郭。野色分桥,轻阴涨圃,仿佛江乡池阁。
碧桃吐萼。更红药芽新,紫藤苞弱。斜日溪亭,半篙绿水燕低掠。
旧游岁华已远,宾朋仍此地,共倾山酌。扇底眉弯,花间句丽,多少相思依约。
东风轻薄。渐吹得羁人,鬓丝非昨。一曲高歌。醉中天作幕。
我闻贺鉴湖,不惜金龟掷酒垆。又闻阮遥集,直卸金貂作鲸吸。
嗟余本非二子狂,腰间更无黄金珰。秋气酿寒风雨恶,满园榆柳飞苍黄。
主人未出童子睡,斝乾瓮涩何可当。相逢况是淳于辈,一石差可温枯肠。
身外长物亦何有,鸾刀昨夜磨秋霜。且酌满眼作软饱,谁暇齐鬲分低昂。
元忠两褥何妨质,孙济缊袍须先尝。我今此刀空作佩,岂是吕虔遗王祥。
欲耕不值买犍犊,杀贼何能临边疆。未若一斗复一斗,令此肝肺生角芒。
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
我有古剑尚在匣,一条秋水苍波凉。君才抑塞倘欲拔,不妨斫地歌王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