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半塘,人是半僧,畴识平生事。僧曰嗟,四坐听无哗,老之称实从壮始。
礼有之。恒言未容称老,吾今何怙而何恃。空指点杉湖,寒云丙舍,皋鱼清泪如泚。
纵不能、誓墓永相依,又焉敢、自尊老鬓髭。朋辈哀焉,呼而不名,用从吾志。
嘻。甚矣吾衰,卅年昏宦诚何味。吾友疑罪死,刻鹄之繇能记。
好一笑咨禅,三生證果,天亲无著为兄弟。甚囊粟机缄,欋椎事业,昨非今未必是。
剩百年、老屋隔清漓,便投劾、归耕苦无期,办蒲团、又牵身世。
呺然哆口瞠目,那辨如如偈。但随挈鹭提鸥伴侣,默以自容而已。
副其名者仅如斯,老人之遇可知矣。
富贵苦相迫,师徒多遁巡。况当强盛时,谁能分沈沦。
之子仗剑出,举足生烟云。河淮漫浩浩,中有要路津。
岂忘风波恐,壮士念委身。陈霜冱修途,落月经柍桭。
良友志异域,此意难重陈。欲扳时无何,欲往道无因。
愿为双意而,飞飞出城闉。
茜缩缓束春衫翠。柔娥近,酥娘比。倚阑横截,织近低并。
一捻沉檀通体。乍相抱、金凤屏边,宛携来、露桃宫里。
尺六量成可似。掌擎看、柳条真细。作行云样,怕风吹去,五色千丝须系。
舞茵上、戏学旋波,惯收裙、锁莲垂地。
归途奔走尽如狂,我亦从朝至夕阳。敝榻梦寒人欲蛰,空山夜久月生香。
衣冠半是重来客,车马不知何处郎。独羡野僧无个事,晨敲石炭煮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