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晦日山下观稼归

东日出未熹,我兴事晨稼。莽莽逾广阡,悠悠至山下。

良苗各已实,载穫纷䆉稏。流泉荫馀亩,束穧归南舍。

柴门日向夕,鸟雀喧已罢。老翁携壶至,言笑相慰藉。

春作幸有成,明当戒秋社。

刘崧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猜你喜欢
人烟生处僻,虎迹过新蹄。野鹘翻窥草,村船逆上溪。
钓艇收缗尽,昏鸦接翅归。月生初学扇,云细不成衣。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
身觉省郎在,家须农事归。年深荒草径,老恐失柴扉。
金丝镂箭镞,皂尾制旗竿。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胡虏何曾盛,干戈不肯休。闾阎听小子,谈话觅封侯。
贞观铜牙弩,开元锦兽张。花门小箭好,此物弃沙场。
今日翔麟马,先宜驾鼓车。无劳问河北,诸将觉荣华。
任转江淮粟,休添苑囿兵。由来貔虎士,不满凤凰城。
江上亦秋色,火云终不移。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病减诗仍拙,吟多意有馀。莫看江总老,犹被赏时鱼。
家贫故不用筹算,官冷又有无外忧。
交游断绝正当尔,眠饭安稳余何求。
君不见黄金籯要心计,大印如斗为身雠。
妻孥意气宾客附,往往主人先白头。

东风驱冻去,万品破阳辉。红紫妆春媚,罍樽试酒奇。

公庭开月榭,农榼荐时牺。兴逐芳芬发,杯同蜂蝶飞。

谁云佳节会,独与赏心违。信手撚红瓣,粘衣尽紫蕤。

阴移来日者,各赠满须归。

故山老鹤。等酒人散尽,飞归池阁。漫倚焦琴,斜日想思满京洛。

知否休文病起,浑怕忆、西园花药。但自掩、独树闲门,灯影惜孤酌。

深约。更寂寞。待问取断鸿,去程难托。素衾怨薄。江上春寒晚来恶。

千里谁携梦转,丝鬓有、东风吹觉。怕秀句、题未了,野棠又落。

飞霰夜仍集,寒飙鸣近林。感君玉壶酒,微昏忽盈襟。

中庖出丰膳,剧饮成讴吟。宾言无多酌,主称宜再斟。

人生亦奚为,所愿常盍簪。何必候离间,临风想徽音。

顾惭悠悠者,辱此惠爱深。穷匮不能答,嘿嘿以铭心。

白羽白且鲜,制如秋月圆。青云相与媚,皓雪避其妍。

出入仙翁手,逍遥以蹁跹。招彼雪山侣,乘风下芝田。

万寿同所归,飞飞凌紫烟。

飞泉仄挂半空寒,石室云扉锁郁盘。何限铁桥桥畔雪,竹西归去几回看。

华胥国在弇州西,七圣何为路尚迷。稽首五云台百尺,竺乾今有化人栖。

苏州剌史白尚书,病骨萧条酒盏疏。
到老杨枝亦辞去,张娟林态竟如何。
积雨生秋意,浮阴放晚晴。
钟声寒野迥,桥影小溪清。
摇落难堪更语离,晓风吹月上征衣。
送君直到长亭去,只影愁寻旧路归。

雨过松花落野亭,泉声何处响泠泠。洞开幽壑腥龙气,石断危岩卧虎形。

深院钟声僧饭白,虚堂幢影佛灯青。荒斋寂坐尘心净,修竹千竿月满庭。

江南五月杨梅熟,高田下田梅雨足。割尽黄云麦陇虚,参差出水秧针绿。

长养风来稻叶肥,家家乳燕拍帘飞。沿村日暮缲车歇,少妇梳头换葛衣。

从今羞复走功名,卤莽因循已半生。心遣我愚应有谓,眼看人智亦何成。

梦为蝴蝶因观化,目送飞鸿漫寄情。堪笑妻儿怀土甚,谪期未满已谋行。

我本磊落人,忧患缠绵之。
唯逢酣饮处,亦有开眉时。
暮年学恬淡,意复不在兹。
昨宵遇名酒,旷然散群疑。
滞雨苦寥落,一杯思自持。¤

试罢行吟别院开,惟多黄叶与苍苔。忽有泠泠闻树底,山泉流过短墙来。

西风残柝满城哀,挑尽青镫百感来。绿柳何堪经雨雪,紫云深悔出蓬莱。

此生事业惟酬梦,来世天公莫派才。自愿无知如草木,和烟和雨老黄埃。

红绽南枝玉,芳姿绰约新。不将明媚色,竞逐艳阳春。

金山杳在沧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宫。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仿佛悬西东。

我泛灵槎出尘世,搜索异境窥神功。

一朝登临重叹息,四时想象何其雄!

卷帘夜阁挂北斗,大鲸驾浪吹长空。

舟摧岸断岂足数,往往霹雳搥蛟龙。

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

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

蓬莱久闻未曾往,壮观绝致遥应同。

潮生潮落夜还晓,物与数会谁能穷?

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白云南来入长望,又起归兴随征鸿。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而豪杰之士,又相与笑之,以为士当以功名闻于世,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见于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为也。而其所谓功名者,自知效一官,等而上之,至于伊、吕、稷、契之所营,刘、项、汤、武之所争,极矣。而或者犹未免乎笑,曰:“是区区者曾何足言,而许由辞之以为难,孔丘知之以为博。”由此言之,世之相笑,岂有既乎?

  士方志于其所欲得,虽小物,有弃躯忘亲而驰之者。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椎心呕血几死而仅存,至于剖冢斫棺而求之。是岂声、色、臭、味足以移人哉。方其乐之也,虽其口,不能自言,而况他人乎?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

  毗陵人张君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属余为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今张君以兼人之能,而位不称其才,优游终岁,无所役其心智,则以书自娱。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则愿以余之所言者为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