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子默

元佑不复见,太史今诸孙。
人物尚论世,典刑故犹存,
酣歌拓金戟,三年佐雄藩。
超然车马中,高韵独孤骞。
永怀白鸥盟,修竹满故园。
得句见眉睫,外慕何足言。
顾以感知己,跋马向修门。
朝开英俊管,王度待讨论。
小试翰林手,乘槎薄昆仑。
我懒卧衡麓,秋风撷兰荪。
交游叹益落,拭目看腾掀。
轩冕岂足贵,政尔名义尊。
执手念相闻,此意古所敦。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一种和风至,千花未放妍。草心并柳眼,长是被恩先。
平芜冉冉连云绿。斜阳衬雨明溪足。小鸭睡晴沙。翠烘三两花。
春光闲婉娩。尽日无人见。试著小屏山。图归云际看。
欲问东君,为谁重到江头路。断桥薄暮。香透溪云渡。
细草平沙,愁入凌波步。今何许。怨春无语。片片随流水。

广武城边河水黄,沿河百里尽沙冈。麦苗短短榆钱小,愁听居人说岁荒。

麦陇风微燕子斜,雨晴云日丽江沙。遥寻支遁烟中寺,初见天平道上花。

过眼溪山劳应接,方春草树发光华。夕阳半岭归舆急,惭愧城中自有家。

雅山之北案山南,翠阜隆起瞰澄潭。虽无洞壑深窈窕,平田遥望堆晴岚。

图经地志均失载,马厩名因野庙在。当年遵海岂至此,或因女吴通行李。

簟茀南来骑似云,高冈亦散紫骝群。后来秦皇鞭石时,指挥列嶂如市儿。

尔独倔强遁荒野,不随九峰环卫海东陲。作诗吊古增惆怅,芥子须弥无定相。

苦忆牛山陨涕人,齐女思归长北望。

不负平生下泽车,宦游卜宅亦村墟。
家贫累重须干禄,官冷身閒可读书。
高柳每闻莺娅姹,破篱时度竹萧疏。
西南林壑堪娱晚,静看飞云自卷舒。

流水潜穿屋下篱,青山屋上数峰奇。佳园已有温公句,何必裘公更写诗。

斗杓照水半垂天,水气涨天如白烟。南北橹声争上下,月中闻鼓避官船。

观莲太液汎兰桡,翡翠鸳鸯戏碧苕。说与小娃牢记取,御衫绣作满池娇。

百战犹闻出塞吟,黄沙白草阵云深。穷边万里思亲泪,苦恨霜华两鬓侵。

三径云俱黑,高斋镫自青。江湖牵远梦,风雨到空庭。

如此凄清夜,何堪阔别径。孤眠不成寐,望断子云亭。

西行苦历险,落日放舟还。海草微茫际,沙鸥出没间。

烟青金马寺,天远碧鸡关。诸岭云端出,如看震泽山。

君恩兼喜拜维桑,路入家山道更光。
春色殿前初脱白,秋风陇上见焚黄。
偏留名纸呼先辈,喜著蓝袍到故乡。
科第孝思俱已遂,却经剑栈莫凄凉。

感旧怀人百忧萦,梦回酒醒坐残更。窗纱月落镫油暗,惯听晨鸦第一声。

暂到灵岩顷刻间,篮舆还促度前山。我今吏役羞前辈,胜地逢僧不得闲。

屹立洪涛镇海门,星分棋布壮声援。雷鸣百里风云会,豹变重溟雨露屯。

港仔行春车驾犊,旗头击楫浪腾鲲。苍茫极目浮天水,缥渺蓬壶粒米痕。

一村桑苎水湾环,瓶钵萧然寄此闲。松子落时经院静,天花雨处石苔斑。

不离尘市心常定,偶写云泉意自闲。他日扁舟泛沧海,欲参庭柏叩禅关。

烟熏眼落膜,瘴染面朱虞。(流巫州时作)

丁卯桥边旧有村,维舟相访值黄昏。客愁近转山阴棹,乡梦遥连白下门。

云暗西津分雁影,月明南浦失潮痕。林宗此日方游艺,剪韭何人共夕飧。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