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洪阳学士请告南旋四首 其二

长河南下水曾波,吴楚青山枕上过。行到浔阳江口望,应怜秋色故园多。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见此身闲。
今朝暂共游僧语,更恨趋时别旧山。
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作潭镜兮澄寺内,
泛岩花兮到人间。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处处萦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僧自老,松自新。
流活活,无冬春。任疏凿兮与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偏依佛界通仙境,明灭玲珑媚林岭。宛如太室临九潭,
讵减天台望三井。我来结绶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
且复迟回犹未去,此心只为灵泉留。
羽毛生未齐,嶛峭丑于鸡。夜夜穿笼出,捣衣砧上栖。
看花须看未开时,到七分开看已迟。
前辈咏梅多此意,水边竹外两三枝。

春水才平岸,蛙声已满塘。蘋丝分绿映垂杨。几处浣衣村妇、淡梳妆。

看竹疏篱外,停杨老树旁。李花零落杏花香。一带小桃花底、菜花黄。

散发长吟縠水边,吹烟唾月小游仙。也知紫阁双扉梦,不破青溪半枕眠。

避客偶然抛竹屦,邀僧埘一上花船。无心更著红衫去,学得寒灰苦未禅。

大道茫茫鼎峙分,个中谁为破重藩。
须知问礼当时地,不必西方两足尊。
匡庐界黄龙,渐入遂闳深。
平畴郁修广,初日荡云岑。
暑退风稍寒,空濛延远襟。
谁言匡庐近,正藉群峰阴。
悠然南山目,缅彼太古心。
片石柴桑字,徒杠粟里寻。
归来馆何处?醉石迹未沉。
北窗松风意,岁月去  。
岩幽虎心善,远吹来杏林。
但坐掏石泉,溪回鸣玉琴。

天门金碧照晨光,跃马鸣珂晓正当。人到蓬莱知不夜,地从阊阖夐无傍。

风移宫漏穿花远,云覆炉烟绕禁香。望断双凫候飞舄,空传诗句首东皇。

长门花泣一枝春,争奈君恩别处新。
错把黄金买词赋,相如自是薄情人。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一幅轻帆,白萍香里西风满。洞庭秋晚。木落山容浅。

隔浦人家,望处炊烟断。斜阳转。落霞孤雁。归梦潇湘远。

千载人,百世士。知正统,明大义。汉丞相,蜀先主。同公心,烛三光。

为岳渎,为星云。今不死,髯将军。

不见十年久,缘师懒入城。
庵移五峰近,病去一身轻。
弟子新传业,诗人旧识名。
依然难驻屐,空复重予情。

八字山头雁,武昌江上鱼。

重雨轻云两奈何。红尘难免不风波。将他移种到银河。

秋色已醒池馆梦,淡烟空染碧纹罗。春蚕丝少藕丝多。

帝城亦炎热,起坐向青霄。乍见檐前月,时闻楼上箫。

呼童窥绿醑,启户出中宵。待得南风入,微微动柳条。

笑把儒冠换墨衣,深思富贵有危机。
参他龙象知今是,还了鸳鸯悟昨非。
开钵展单随所寓,打包持锡去如飞。
有人若问西来意,正要高谈为发挥。

有使自东来,附书三两封。各有平安字,捧至柏台中。

开缄是谁传,乃我平生友。别来未几时,殷勤问安否。

友情既具陈,国事更谆谆。誓欲诛奸宄,何曾顾微身。

读罢置袖中,引领深相忆。小人重名利,君子怀耻惜。

而我二三人,许国亦已深。贤劳敢自任,靖共持此心。

叹息犹未已,使者告归去。走笔题数言,于以道情素。

万化逐流水,一往不复回。
昨日栏中花,今晨安在哉。
焚香心如冰,未受寒暑催。
赠花以片言,自落还自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