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高阁,綵女褰罗幕。歌舞临碧云,箫声沸珠箔。
青鸾临南海,天上双白鹤。万里齐翼飞,意求君门乐。
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两翅自无力,愁鸣云外来。
态深入空贵,世屈无良媒。俛仰顾中禁,东飞白玉台。
皇宋辟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泽注河汉,金革尘积,弦诵风布。乃有睢阳先生赠礼部侍郎戚公同文,以奋于丘园教育为乐。门弟子由文行而进者,自故兵部侍郎许公骧而下,凡若干人。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枢密直学士纶,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祥符中,乡人曹氏,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之庐。学士之子,殿中丞舜宾,时在私庭,俾干其裕;故太原奉常博士渎,时举贤良,始掌其教;故清河职方员外郎吉甫,时以管记,以领其纲。学士画一而上,真宗皇帝为之嘉叹,面可其奏。今端明殿学士,盛公侍郎度文其记,前参子政事陈公侍郎尧佐题其榜。
由是风乎四方,士也如狂,望兮梁园,归于鲁堂。辛甫如星,缝掖如云。讲义乎经,咏思乎文。经以明道,若太阳之御六合焉;文以通理,若四时之妙万物焉。诚以日至,义以日精。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然则文学之器,天成不一。或醇醇而古,或郁郁于时;或峻于层云,或深于重渊。至于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贬之法,达礼乐制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书,博涉九流百家之说者,盖互有人焉。若夫廊朝其器,有忧天下之心。进可为卿大夫者,天人其学,能乐古人之道;退可为乡先生者,亦不无矣。
观夫三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宜观名列,以劝方来。登斯缀者,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孜孜仁义,惟日不足。庶几乎刊金石而无愧也。抑又使天下庠序规此而兴,济济群髦,成底于道,则皇家三五之风,步武可到,戚门之光,亦无穷已。他日门人中绝德至行,高尚不仕,如睢阳先生者,当又附此焉。
流云卷素叠。露湿银床飘暗叶。愁与青虫共结。又玉簟送凉,纱橱通月。
莲衣坠雪。叹扇纨轻弃瑶箧。重游处,柳桥系马,忍向旧莺说。
凄切。笛波鸣咽。祝酒泪盈衫未灭。湘皋无限怨别。
袖襭芳兰,帕解离玦。篆香心字缺。那更听哀蝉断阕。
西园路,一帘秋瘦,草缀冷红蝶。
白发潇潇两鬓皤,南山北山枳棘多。等閒欲梦不成梦,快活要歌才放歌。
世道看来今若此,人情复望更如何。玉函盥手焚香诵,报答君侯别网罗。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西京。备谙兴废事,具识治乱情。
天子既神武,储君复神明。钟鸣启双阙,王侯方雁行。
要途无贵戚,密地有寒英。怀柔建六典,戡强用五兵。
西伐踰葱岭,东征际沧溟。北盻詟沙漠,南顾定儋琼。
金图启天秘,银瓮发地灵。八表既荡一,九有悉来庭。
鄙人值阳九,嗟为□运并。忼慨携客泣,矫首晞太平。
岁序匆匆,又是清明时候。野棠花落,小院闲清昼。
芹泥润浦,燕子归来未久。暖烟微雨,似无还有。
抚景伤情,怕近云窗月牖。恨心难诉,郁怀如病酒。
倦思无聊,新句绿笺吟就。东风悄立,暗成消魂。
书断天涯数点鸦,嘉辰游赏绕香车。画桥明月侵罗袜,银烛微风剪彩花。
填咽笙歌熙世象,庄严楼阁达官家。羁人愁绪权抛却,共把金尊赋八叉。
去年南兰陵,官河无流澌。阴云久不见,万里行炎曦。
太守为民祷,百拜躬愈祗。忽然动凉飙,骤雨肆奔驰。
旱苗有生意,下民免寒饥。感格在俄顷,嗟人自不为。
颂语我欲作,垂世同曹规。深恐旁观者,凭藉立是非。
反谓地势隆,水散及四支。纵使雨入尺,立待只片时。
今年芒种后,有雨细如丝。农家买五兆,寸波成涟漪。
我耳曾听得,把笔纪小诗。又传练湖圯,澒洞南北迷。
浸淫到旁邑,原隰不分畸。秋中月色皎,老晴颇相宜。
深谷传地籁,乔松难扶持。滂流尽三日,处处同一辞。
化工有至理,浅眼休蠡窥。蝝蝝可怜生,短衣到凫茈。
冬寒与夏暑,平日何怨咨。一旦示灾咎,反己深思惟。
退寸望求尺,龠合规微赀。丰艰非逆料,人情恣生疑。
既忻堆如栉,复话禾无䅗。遂致阴阳转,未免水旱移。
固穷不羡富,求足翻成亏。不知尼父言,三年积铢锱。
一稃与二米,犹胜糠覈肥。农家多守分,富家当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