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

风雨一叶过,黄花已陈迹。
人贫交旧疏,岁暮日月疾。
贪人积胡椒,智不到鬼录。
那知庾郎菜,地瘦饱金玉。
不如学服气,清座了晨夕。
尚余烟月债,驱使入吟笔。
晚逢葛先生,怜我出无仆。
借车得时诣,谬窥文字籙。
谈诗不知疲,或作夜半客。
挥毫写珠玉,治郡盖余力。
不羡江千万,不慕李八百。
愿传公句法,容我附风翼。
城东刘子政,著书方满屋。
昨示一篇诗,三日叹未足。
仍闻供笔砚,家有樊通德。
但恐裴公门,从此近舍湜。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近来灵鹊语何疏,独凭栏干恨有殊。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水边箕踞静书空,欲解愁肠酒不浓。
可惜青天好雷雹,只能驱趁懒蛟龙。
长年扰扰走红尘,今日方还自在身。
行处湖光侵杖履,坐来山色照我巾。
敢希寄傲陶元亮,且学躬耕郑子真。
犹恐风烟劳顾揖,未能终日作閒人。

贵生未必全,徇名良自贼。区中共兹患,形影相与惑。

神释乃超然,道真于此得。

春涨晓沄沄,空明澹孤屿。
中流送行舟,绿波渺南浦。
鸥从青镜下,人立沧溟语。
素縠漾凉飙,圆纹散疏雨。
桃叶怀旧题,后庭歌吊古。
因之寄离情,前洲采芳杜。

宠爱无过虢与秦,翠华何事远游巡。城都总有花如锦,得似长生殿里春。

庾岭行来见故关,居庸北去复南还。年光荏苒宦游倦,旅况萧条诗句悭。

每忆楼船临海上,岂期绣斧出云间。畏途何日氛埃净,归去林泉学驻颜。

乡人传有汉将军,南郭桥边是故坟。印出土中存旧字,碑残火后失全文。

旗捲虎牙空落木,剑埋龙气只寒云。当时秘器多荣赐,功业于今恨不闻。

吴王宫殿作飞尘,野鸟幽花各自春。
料得寒溪暄笑日,也曾惊动武昌人。

古庙三间矮棘丛,帝魂枉自气凌空。早知今日容身窄,前此阿房不作宫。

西风萧瑟动离颜,一树衰杨不剩攀。
秋老几人犹白社,月明无主是青山。
征途南北高楼外,客泪纵横杯酒间。
此别纷纷难聚首,天涯那许梦魂闲。

微波潋滟澄空碧,紫陌春风漾春色。谁家女儿出浣沙,芳洲惊起双飞翼。

双飞双宿两鸳鸯,戏啄桃花锦浪香。忽伤荡子无消息,见此踌躇泪沾臆。

十年鸣鹿已嘉宾,万里飞凫又远臣。自古亲民端是令,于今为政几称神。

山城花暖迁莺早,海国云连过雁频。君去不须多访道,而翁遗爱在西人。

书草吹来种种香,好风移韵入松篁。丹台紫府无尘事,倚觉壶中日月长。

千年古宅空形影,古井荒苔只自深。寂寂星沙系舟晚,长秋五月寒蝉吟。

太傅才高稷契姿,汉室少康安足期。惜哉少年苦太急,一为痛哭君臣疑。

何用矜能与恃才,英雄多少尚尘埃。看空眼底浮生事,冷到心头已死灰。

秋况凄清虫可语,乡书迢递雁迟来。鉴湖一棹思归去,鲈脍莼羹梦几回。

岁历起新元,锦里春意早。
诘旦会朋宷,群游候驺导。
像塔倚中霄,翚檐结重橑。
随俗纵危步,超若落清昊。
千里如指掌,万象可穷讨。
野阔山势回,寒馀林色老。
遨赏空闾巷,朅来喧往耄。
人物事多閒,车马拥行道。
顾此欢娱俗,良慰羁远抱。
第尤民政疏,无庸答宸造。
生死到来何抵当,石人头上忽生疮。
这些痒处才挠著,便向人前孟八郎。
万绪千条拂翠台,只牵人去不牵来。
杨枝折在行人手,那得杨花二月开。

生意应时满,浓阴雨后滋。香添金镂曲,色映紫霞卮。

醒对花枝笑,吟看树影移。主宾忘尔我,依槛白云随。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