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

风雨一叶过,黄花已陈迹。
人贫交旧疏,岁暮日月疾。
贪人积胡椒,智不到鬼录。
那知庾郎菜,地瘦饱金玉。
不如学服气,清座了晨夕。
尚余烟月债,驱使入吟笔。
晚逢葛先生,怜我出无仆。
借车得时诣,谬窥文字籙。
谈诗不知疲,或作夜半客。
挥毫写珠玉,治郡盖余力。
不羡江千万,不慕李八百。
愿传公句法,容我附风翼。
城东刘子政,著书方满屋。
昨示一篇诗,三日叹未足。
仍闻供笔砚,家有樊通德。
但恐裴公门,从此近舍湜。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玉佩翻然下帝傍,墨池照影妬新妆。
时人莫作飘零看,收拾毫端无尽香。
春愁能浩荡,送别又如何。人向吴台远,莺飞汉苑多。
见花羞白发,因尔忆沧波。好是神仙尉,前贤亦未过。

短书临发意徘徊,寒夜霜晴上月台。濉水瀫江天共远,举头惟见雁南来。

飞上锦茵红皱。

江声砧杵入层楼,预作人閒八月秋。虹外挂无穷远思,雁声鸣不断新愁。

汉淮赤地不知里,巴蜀青天更上头。蹇我康时分无策,只祈一饱暂销忧。

烦恼韶光能几许,
肠断魂消,看却春还去。
只喜墙头灵鹊语,
不知青鸟全相误。

心若垂杨千万缕,
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
开眼新愁无问处,
珠帘锦帐相思否?
雄关阻塞戴灵鳌,控制卢龙胜百牢。
山界万重横翠黛,海当三面涌银涛。
哀笳带月传声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旧是六师开险处,待陪巡幸扈星旌。

东风峭。谁猜水剪余霞,日烘残照。妆成窥宋东墙,倾城倾国,嫣然一笑。

轻笼罩。叶底烟开冉冉,枝头春闹。燕泥香里,斜阳酒旗映水,天涯一棹。

消息繁华谁报。记曲江池上,长安古道。愁落愁开,雨横风暴。

沈吟无语,时把朱阑靠。知谁伴、单衫露冷,醉红簪帽。

倚醉狂歌浩。悠悠尽是伤离调。花艳为谁好。春又晚、可惜年华空老。

关山迢递,故人难到。

夙愿钟陵下,茅茨架薜萝。卜邻人有几,小筑计云何。

地异官斋閟,朋随风雨过。耆英真可会,山似洛阳多。

文星炯炯照勾吴,草诏金銮旧老儒。今□□公高北斗,后身白傅到西湖。

要途未若閒官乐,心服□□貌敬殊。臭味果能有投合,及门岂在急抠趋。

今年更比去年穷,梦到梅花香亦空。抖擞破衾残雪在,无人知道旧家风。

既有孟氏子,岂无孟氏母。经年学不归,寿亲在行道。

暮宿新泉源,朝望滁阳云。愿酌无穷泉,永言不朽萱。

人世有生皆我寄,看来造物亦儿戏。身为蝴蝶何关梦,饭熟黄粱自有时。

形影不烦相赠答,死生同是一希夷。浊醪到手能成醉,此趣陶潜或可知?

磴道何岧峣,虚堂莽萧瑟。上有餐霞人,意閒貌古洗。

中者腹便便,卸襟带不结。或历落嵚崎,支离如自失。

或佩古青萍,草屦轻袍帻。情态虽各殊,总与人寰别。

道人不洒扫,空砌堆乱甓。巧栋閒窜鼠,破帷或走虱。

岩中诸香火,狞者烂金壁。独有古仙真,柴门掩白日。

龙门一变荷生成,况是三传不朽名。美誉早闻喧北阙,
颓波今见走东瀛。鸳行既接参差影,鸡树仍同次第荣。
从此青衿与朱紫,升堂侍宴更何营。

从桥安,乘船危,千金之子坐不垂。莫踬于山踬于垤,举步何必非崄巇。

晓人言,真可听,君不骄,臣不佞。霸陵西驰骋六飞,谏草能教马首回。

癯然容仪,轩然作为。
古潜清苕,珠媚蟾辉。
筌忘大部兮半点不胶名相,冥通三观兮一毫不著玄微。
石磵付衣,末流蓍龟。
山富山泉兮从教名{左扌右貌},虚空解讲兮其谁知之。

江上逢旌节,中朝第一流。时名谢安石,先德武乡侯。

许国无回顾,弥天此壮游。长风九万里,何止到瀛洲。

瑟瑟秋何处。只此间、篱边墙外,荒凉如许。豆架半棚亭一角,著下数声微雨。

怎今夜、风害于水。似惜隔邻机正急,对轻篝、不敢啼来苦。

纸窗外,凄凄语。

宵深莫入荒苔去。怕阶前、银床刚冷,玉绳低指。画角孤城高楼笛,同是一般酸楚。

帘乍卷、篆消烟阻。寂寂阑干烦未了,奈梧桐、叶落堆无数。

莫听到,更传五。

思晴好,晨起望篱东。毕竟阴晴排日子,大都行止听天公。且住此山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