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

乱石披浅流,水纹如绀发。
驰晖忽西没,林光相映发。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吟诗堂里秋关影,
礼佛灯前夜照碑。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
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

绿意动兮崇兰,暖回薄兮千岩。蘼芜齐兮绣谷,芳菲菲兮鸟关关。

步桃坞兮曲折,叩兰若兮檀栾。佩九茎兮窈窕,采三秀兮巑岏。

石田肥兮可莳,溪毛秀兮堪餐。赋荣木兮胥悦,浩生意兮修蕃。

田歌起兮啁哳,殷社鼓兮紞紞。山中春兮可乐,王孙不来兮謇谁留兮他山。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鳞鳞光。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倚玉山之孤峙于,前娄水之迂萦。占恺爽于邑中于,雄面势于山阳。

有默斋之主人于,搆冰崖之草堂。既命名之特异于,讯斯义其谁当?

惟兹山之秀丽于,日悠然其可望。览云物之生态于,忽朝暮之无常。

奚所夏暑冬寒于,历四时而凝霜。知主人之远志于,托幽遐以自将。

少负奇以抗节于,抱终天于蛮荒。泣苍梧之不返于,踰五岭以傍徨。

卒茕茕以自遂于,廓天路之翱翔。执法度以匡主于,志不毁乎直方。

逭鈇钺之严诛于,即远窜乎夜郎。旋蒙恩以内徙于,赖天王之圣明。

秉外台之宪节于,赫金紫之辉煌。一朝去此而不顾于,飘然来即乎故乡。

嗟夫,食肉之多鄙于,人皆以衣锦为荣。终纷竞以火驰于,日炎炎其无央。

似夸父之逐日于,孰知暍而慕大清凉!吾览斯堂之名于,洒然如御夫北风之?。

追范蠡于五湖于,见伯夷于首阳。佩明月之宝璐于,然犹思乎褐裳。

厌鼎臑之盈望于,志不去乎糟糠。开北牖以仰视于,丹崖翠壁凛然冰壑之英。

恍乎雪山之阳于,冽冽乎冬气之长。朝受命而夕饮冰于,吾尝闻此语于蒙庄。

嘉君子之德音于,志志节之弥强。爰作赋以颂祷于,祈寿考之无疆。

宁上三峡,莫上六泷。上泷犹可,下泷杀我。

船随飞流,入于泷湫。千尺之势,十沉一浮。

篙直如箭,船石不见。篙曲如弓,船石相舂。

上泷船单,下泷船双。六泷可过,一石不容。

夏暑逾秋骄未尽,万物皇皇久焦窘。
大雨一沛天地凉,星斗明焕草木润。

身世悠悠莫苦营,是他松柏只长青。宽于茧瓮茨为舍,大似鸡栖草作亭。

虫臂鼠肝元自定,龟毛兔角惯曾听。胪传天语君须记,第四科名合是丁。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蛾黄淡扫,轻添螺黛,雨湿海棠娇。知侬别后,香奁用尽,小晕露红潮。

双眉斗尽青山小,和恨不成描。待侬归后,何郎馀粉,着意代卿消。

日夕登郡楼,望远意悠悠。
四顾何萧条,凄凉景物秋。
噰噰云中乌,翩翩呼其俦。
郁郁堂前树,苍苍枝相樛。
因之怀同气,抚景双泪流。
临风无限思,凭轩独夷犹。

赠蓑护子身,赠笠护子首。自馀身首外,长物亦何取。

大雨与大旱,槁坐不出门。蓑笠时置之,所性有不存。

爪上流汗珠,发梢生炎风。歊气摄人髓,有声来烘烘。

瘦蛟叫沉潭,波心吟老龙。江鬼走阴壁,哭死西日红。

龙女四五人,偏肩采芙蓉。眷言携我手,擘浪还珠宫。

坐之水晶床,映以珊瑚栊。回忆人间世,清凉迥不同。

青州从事声名重,过我篷门不厌贫。白菊花前上弦月,会须对饮作三人。

役役乾坤远,栖栖道路频。五年三入蜀,十梦九归秦。

疟鬼偏凌客,山英定笑人。无劳问前渡,祇觉白头新。

人海抽身得自由,只随耆旧见风流。而今冠盖长安道,老死黄尘不肯休。

恻恻轻风到鬓残。青春憔悴百花阑。莺啼燕语浑无赖,种得幽兰只自看。

罗带减,酒杯宽。参差吹罢倚阑干。美人环佩无消息,暮雨空江生薄寒。

我昔蓬莱侍列仙。梦游方悟绊尘缘。青春放浪迷诗酒,黄卷优游对圣贤。
嘲水石,咏云烟。乘风欲往思泠然。要知昨夜方壶景,只在芸斋杖屦前。
我爱昭州水,湘漓共一源。
本无汙泥滓,去有棹歌喧。
沃野藤溪道,浮琛玉海门。
有时新雨涨,多半是君恩。

便把图书付小车,急流先退甚惭吾。幽栖谩自携臞鹤,高卧从人笑懒夫。

一叶渔舟真活计,数椽书屋是良图。谁云林下浑无事,里闬追从有酒徒。

人人有个生缘,且非东土与西天。
击珊瑚树枝枝好,撒水银珠颗颗圆。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