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友曲阜冬卉子,六书摹印真吾师。铸金同用范沙法,颠倒斯籀同儿嬉。
柳闲锻灶每相过,箧中字书随所携。脱囊赠我一铜印,精绝审是泼蜡为。
朱文字减土数一,仿佛西江派中人所遗。不然即是吾家子耕绍谷辈,云山谷孙系以诗。
鸾翔虬结一入手,我欲拜赐心然疑。我祖诗可祖天下,凡能诗者宜当之。
若资华胄便窃据,不患造物嗔吾私。虽然一语敢相质,斯道不绝危累棋。
文章千古一元气,支分派别徒费词。几人眼光认针芥,学者蚁附缘条枝。
雄深一变为饤饾,精华已竭存糟醨。康庄不由入鼠穴,细寻牛毛披茧丝。
强将谱系溷初祖,九原可作夫谁欺。摩围派衍源屡竭,皖公云封人莫窥。
我生衰门更才劣,岂有笔力能振支。但将此印印家集,一编世守侪尊彝。
北平学士今巨手,后先心印无差池。李洪之编任史注,薰蕤灌露穷搜披。
埽除荆莽出光焰,我翁斯文今在兹。不信请将我言质,报赠愧匪琼琚辞。
年少刘家郎,绿鬓颜色鲜。大者气孤卓,小者骨奇权。
珊瑚碧玉树,照耀森我前。相看如二阮,俱为竹林贤。
向人长揖别,白马垂只鞭。朝出长安门,夕至晋水边。
晋水生秋风,桂叶吹香绵。迢迢月中楼,夜冷蟾兔眠。
二子独先登,举头叩遥天。衣裳结綵雾,金粟枝联翩。
众人望高躅,飘如云中仙。丈夫生有才,即使功业传。
君看竹下人,落魄空自怜。春风杏园花,拟待双车还。
几年山泽共淹留,今日公车且见求。杨柳扁舟吴苑夕,梧桐双阙汉京秋。
清时元不扁寒士,白壁谁将笑暗投。都下逢人说论语,莫言师授是张侯。
拂衣趋长道,抚剑独叹息。并岁不易衣,期旦曾一食。
悠悠风俗薄,顾我若异域。积金要能笑,弹铗轻下客。
岂辞蓬蒿居,未与尘世隔。黄鹄非池禽,东南举六翮。
出门尚徘徊,悲鸣念旧国。何日复来还,为君涕沾臆。
达人与道运,投迹系所逢。在治信若凤,处幽固犹龙。
外物纷屡变,中扃豁兼容。乃知云梦区,未足婴其胸。
明公蹈康济,兹世已陶镕。优游就偃息,暇豫奏时雍。
高斋危舍字,数亩环崇墉。虚轩便炎夏,奥室宜隆冬。
采真混出处,造适观羲农。玩名肆独乐,怙势轻万钟。
越人起丹穴,子房去赤松。材为用见循,道以世难从。
古事何昭昭,斯民积颙颙。独应甘棠树,方使来者封。
万顷平湖接宪台,红莲如锦望中开。何当与客凌飞阁,更揽山川入壮怀。
海郡行缘,赣榆阐化,良因复显诸王。谨修黄箓,特地召嘉祥。
万里云收雾卷,微风息、灯烛荧煌。星坛上,步虚声举,月下正悠扬。
频频施拜跪,虔诚仰彻,列圣闻香。降无边恩惠,普救存亡。
从此皆成快乐,离阴府、升上天堂。开云宴,保生接寿,齐唱满庭芳。
龙驭临轩紫殿高,鹓行汇进总英髦。玉音飞坠先承宠,丹悃敷陈肯惮劳。
映日瑞云方似绮,济时甘雨定如膏。遭逢共仰今尧舜,报塞宁忘后禹皋。
千骑秦原画角催,巡边西过祀鸡台。马头山色褒斜尽,雁外秋声汉沔来。
偶作歌行新壁垒,有如号令肃风雷。金牛古道尤奇险,重镇回翔待此才。
荆部是吾分,幸得嫔清门。所悲姑舅弃养,缘薄奉晨昏。
拜展团圞遗像,恍睹倚花坐石,当日敬如宾。面目似含笑,应喜妇称新。
膝前儿,双玉立,好丰神。执经伯氏游楚,小者我良人。
了髻手攀丹桂,想见爱怜同意,欲看步青云。愿早策高足,快慰画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