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我爱山居好,茶瓯困解围。松边横藓石,柳下敞渔扉。
细雨噞喁出,斜阳觳觫归。交情殊贵贱,似觉故人非。
江城四月见更生,岐路劳劳慰别情。秉笔南宫词独擅,盍簪东阁酒同倾。
白云旧业灯前思,青镜流年客里惊。自笑萍踪也如此,悠悠书剑谩题名。
袖拂清风到故乡,高名亮节自煌煌。窦融绝饮河西马,苏武全归塞北羊。
闻有义旗招朔漠,更无战鼓动荆襄。天涯几点孤臣泪,洒作他年召伯棠。
西南定何方,路远惟迢迢。白鹭带演迤,青居郁岧峣。
下有隐君子,内盛外不骄。芳春觉兰郁,穷冬知木乔。
无为事独往,车乘方翘翘。
万里长江,泻不尽、一天秋色。终古是、云沉日落,贝宫鳞阙。
白雁飞边山向背,黑鼍鸣处帆欹侧。叹投鞭、勇略系丝谋,都销歇。
龙虎散,精灵灭。水天话,推篷说。问滔滔是否,旧英雄血。
湖海一襟馀破帽,山河两戒空明月。暗濛濛、望里古台城,形残缺。
数逢云断处,去岸映高山。身到章江日,应犹未得闲。
多难惭存未死身,荒山惊见历书新。十围旧柳犹存汉,七日孤臣敢乞秦。
如戟须髯空负我,无情花草自争春。闲来读史愁来饮,架上樽中或未贫。
扰扰元熙事,相将晋鼎移。豫州归宋日,陶令弃官时。
嘉遁非干誉,高风不易追。如何吊形迹,长使后人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