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

蓟北三千里,关西二十年。冯唐犹在汉,乐毅不归燕。
人同黄鹤远,乡共白云连。郭隗池台处,昭王尊酒前。
故人当已老,旧壑几成田。红颜如昨日,衰鬓似秋天。
西蜀桥应毁,东周石尚全。灞池水犹绿,榆关月早圆。
塞云初上雁,庭树欲销蝉。送君之旧国,挥泪独潸然。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猜你喜欢
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
时节乃来集,欣怀方载驰。平明大府开,一得拜光辉。
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群属所载瞻,而忘倦与饥。
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将从平门道,憩车沣水湄。
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孰云还本邑,怀恋独迟迟。
壮图可复道,罄折营五斗。
负郭二顷田,何时落吾手。
天寒渐觉雁声疏,新月微微玉漏初。海峤只宜今日去,
故乡已过十年馀。发稀岂易胜玄冕,眼暗应难写谏书。
阁下群公尽高思,谁能携酒访贫居。

少年读孟书,长大更聪明。他日逢滕子,井田行不行。

十年奉慈教,督子若先生。将萱比轲母,知君未嫌轻。

七月鸣在野,八月鸣在宇。九月登我堂,十月入床下。

滔滔岁方晏,促促声亦苦。悲秋不悲己,终夜如独语。

时俗有新声,谁能一听汝。

兀坐一室中,荡荡天地宽。坐看百世上,宛在瞬息间。

开眼无间隔,身如生羽翰。顿然忽有悟,不觉喟然叹。

女织为我衣,男耕为我食。岂但我一身,全家赖资给。

我身乃大蠹,何以报天德。

见说楼台满玉波,中间惟只锁孀娥。
可怜八万二千户,每到缺时争奈何。
一年春事又阑珊,可惜芳菲愁裹看。
慎勿扫花供喂马,恼人秀色自堪餐。

承化来中国,朝天是外臣。异才谁作侣,孤屿自为邻。

雁塔归殊域,鲸波涉巨津。他年续僧史,更载一贤人。

绀云分翠拢香丝,玉线界宫鸦翅。露冷蔷薇晓初试。淡匀脂,金篦腻点兰烟纸。含娇意思,晓人须是,亲手画眉儿。

玉绳随月落,金碑映日鲜。入江疑濯锦,出峡似开莲。

文马河西瑞,兵符济北篇。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

神鑱鬼凿深无底,谁怀然犀照秋水。
苍生望霖龙不起,蜡丸笺心聒龙耳。
髯张尾战珠脱腹,仰天嘘气阳侯哭。
铜瓶偷湫未及屋,黑云崩山雨如竹。

何似蒹葭招隐篇,清饥如病兀如禅。东山久卧看儿辈,北极新班误壮年。

止合一鸣声已默,不闻三献足犹全。相逢若问桃源路,为报人间别有天。

年年三月里,随处自悠扬。雨过浑疑尽,风来特地狂。
入花蜂有碍,遮水燕无妨。苦是添离思,青门道路长。
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
经年但醉言城酒,千里惟担华岳图。
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
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

却有机缘在,相逢意气同。来看云起处,共话月明中。

去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钱塘江上水,直与海潮通。

不是无衣钵,师心酷爱山。
自言行脚好,却厌住庵间。
野水寒林外,孤云夕照间。
清游何处寺,须寄好碑还。

苔老坛荒扫不开,汉皇多欲岂仙才。乘龙人去真图失,万里空劳一使来。

绝壑惊涛接汉平,迢遥野色入郊坰。坐临北渚芳荪绿,帘捲南洲桂树青。

雨里山河烟似织,雾中林薄翠为屏。同游赋客皆陶谢,亭上遥看尽德星。

乐游原上竞繁华,骑出天南白鼻□。宫锦不愁清露湿,五陵松柏绚朝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