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雍容子皙,已望堂室。幼则有造,成则祖述。文采日化,儒效力弼。
永观厥成,德音秩秩。
江上雨成例,二月少晴时。柳枝东面风紧,千缕总飘西。
不见梦中芳草,但见镜中新涨,寒重燕归迟。淡墨写离怨,还带泪痕题。
寂寥况,惟有我,素心知。绿珠穿作,红豆相慰在天涯。
早是梅花开过,又是杏花消损,莫误海棠期。待约看山去,依旧翠眉低。
尺素含啼寄塞垣,锦囊缄处绣双鸳。远书未必真能达,纵郁烦忧肯尽言。
芙蓉江上孝廉船,京邸相逢悟夙缘。正喜连床同话旧,如何橐砚又逃禅。
名经定许题千佛,法曲应偕咏众仙。我怅萧斋转岑寂,强携樽酒送残年。
此日山河色,垆头不可凭。壑舟潜并徙,郡阁傍谁登。
世路深惊骨,交情倍拊膺。重过金筑路,千嶂暮云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