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局人遥,碧城路回,仙云一朵飞来。盥罢蔷薇,几回吟向妆台。
扶风许执金钗贽,怅何时、立雪闲阶。向纱帷,席近春风,笺展秋苔。
琳琅金薤花前读,叹青莲去后,无此天才。落月梁间,淡然想见高怀。
兰姨琼姊瑶清约,待明年、拜识芳徽。好徘徊。绮阁红窗,笔阵书堆。
终能为己任,以先天下忧。始知真重远,果属圣贤俦。
王道无偏驳,时心多怨雠。岂烦众雕琢,而作庙堂球。
西儆来宵旰,公乃奋英猷。军中得老子,胸甲满延州。
从兹天眷渥,十事靡中留。期月行三法,千年叹一流。
空山一夜生新雨,凉起赏心千万绪。扇团自守不依人,桐叶知几寻脱路。
隔陇笑谈杂樵守,临流宾从惟鸥鹭。旋庖芦菔美胜酥,精淅新粳香满户。
山中之乐谁得知?我独知之来何为!青林红树人烟湿,护得金橙密处垂。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
余因想吾八越,惟馀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之类是也。”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