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乡书二首 其二

片纸来天外,封题自广州。开函不敢读,一字一生愁。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清净当深处,虚明向远开。卷帘无俗客,应只见云来。
适意极春日,南台披薜萝。花光晴漾漾,山色昼峨峨。
湘水美人远,信陵豪客多。唯凭一瓢酒,弹瑟纵高歌。

竹君颇介特,高节凌秋霜。朝来雨声寒,意色俱凄凉。

此岂子败盟,而不能相忘。秋色雨亦佳,遣我冥搜忙。

离骚日在眼,捃摭方滥觞。安得灵运屐,共窥公干墙。

涉世三折肱,悲秋九回肠。脱巾漉浮蛆,醉卧六尺床。

竹意亦自持,俨立何堂堂。会当有良夜,披户延寒光。

知音如琼枝,天生为予有。攀折若无阶,何殊天上柳。
裴生清通嗣,阳子盛德后。诗名殊元长,赋体凌延寿。
珠生骊龙颔,或生灵蛇口。何似双琼章,英英曜吾手。
白日不可污,清源肯容垢。持此山上心,待君忘情友。
且伴丘壑赏,未随名宦诱。坐石代琼茵,制荷捐艾绶。
清宵集我寺,烹茗开禅牖。发论教可垂,正文言不朽。
白云供诗用,清吹生座右。不嫌逸令醉,莫试仙壶酒。
皎皎寻阳隐,千年可为偶。一从汉道平,世事无纷纠。
星文齐七政,天轴明二斗。召士扬弓旌,知君在林薮。
莫学颍阳子,请师高山叟。出处藩我君,还来会厓阜。
北山云漠漠,南涧水悠悠。
去此非吾愿,临分更上楼。

朝廷德泽遍封畿,避水人家即日归。独愧因漂如木偶,未还田舍理柴扉。

碧云团盖凝瑶光,龙汉五气浮苍苍。绛宫参差十二级,鹤背高寒露华湿。

白榆历历东井傍,帝子夜织天文章。河西牵牛不服箱,灵鹊影断秋无梁。

一水盈盈河汉长,白河云片龙鳞光。六符夜明七斗芒,天门无阶不可度。

梦蹋玉虹朝紫皇,三更露落黄姑渚。鸾背吹笙载秦女,东方神人呼赤龙,彷佛觚棱绛霞曙。

方丈堆空瞰碧潭。潭光山影静相涵。开轩千里供晴岚。流水桃花疑物外,小桥烟柳似江南。挽将风月入醺酣。
袅雾香魂暗,凌波素质娇。
可怜流雪影,半逐杏烟消。
颓纲既振。
品物咸秩。
神道见素。
遗华反质。
辰晷重光。
协风应律。
函夏无尘。
海外有谧。

空阶积寒叶,不觉秋已深。离人滞远道,愁思何能任。

日夕登高原,畅情群木阴。羁禽尚有栖,漂没仍至今。

片云生东岭,顷刻薄北岑。愿乘凉飙度,反彼川上林。

雨过月在窗,竹影如扫墨。起来秋满庭,露气清可啜。

列宿木末明,流泉草间咽。何处一声钟,悠悠度林樾。

十五盈盈学解愁,珠帘不卷倚箜篌。
多情明月无情水,夜夜青溪映酒楼。

沧海云际来,一泻开地轴。嵚岑双屏转,块轧森草木。

仰窥流光短,益觉日晷速。乃知东南天,于此亦不足。

鲛宫倚禅房,鱼梁饮麛鹿。帝子去杳然,清光映江曲。

维舟探遗踪,云旗想幽谷。

客里频闻蟋蟀声,海东气候本先行。桐花未谢莲花放,更异缘墙壁虎鸣。

故衣未可弃,故人未可忘。衣故身所便,人故情益长。

自君长安去,谁与共翱翔。登高望四野,烟水苍茫茫。

愿随北飞鸟,扶摇到君旁。君旁不可到,风急毛羽伤。

缁尘三十丈,素衣变玄裳。长安非易居,何不归故乡。

萧萧补被寄星艭,脉脉离情恨未降。帆挂晓风吹落月,棹分秋水渡澄江。

远山青处劳双屐,霜叶红时醉一缸。此去苕溪何日到,好遗尺素慰寒窗。

秋光如水。酿作鹅黄蚁。散入千岩佳树里。惟许修门人醉。
轻钿重上风鬟。不禁月冷霜寒。步障深沉归去,依然愁满江山。

登眺台千尺,论心酒一尊。青霜侵树杪,丹叶舞江村。

逐浪同浮梗,随风欲断魂。荣枯何足叹,此日幸归根。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