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院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小鹅儿张开栀子一般的黄嘴巴发出吃食声,凤蝶扭动粉色的细腰在空中飞舞轻盈。
院子因为主人拉下窗帘睡眠而变得更清静,红色的蔷薇和碧绿的芭蕉叶相互衬映。
注释
鹅儿:指鹅雏。唼喋(shàzhá):形容鱼或水鸟吃食的声,也指鱼或水鸟吃食。栀黄:栀子一般的黄色。
凤子:粉蝶的爱称。轻盈:这里指粉蝶轻盈飞舞。
下帘:放下遮日的软帘。昼寝:白天睡觉,这里指午睡。

鉴赏

  “深院”之“深”,似乎不仅是个空间的观念,而且攸关环境气氛。一般说,要幽才能“深”,但诗人笔下却给读者展示了一幅闹春的小景:庭院内,黄嘴的鹅雏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红色的蔷薇花与绿色的芭蕉叶交相辉映。作者运用“栀黄”、“腻粉”、“红”、“碧”一连串颜色字,其色彩之繁丽,为盛唐诗作中所罕见。“栀黄”(栀子提炼出的黄色)比“黄”在辨色上更加具体,“腻粉”比“白”则更能传达一种色感(腻)。这种对形相、色彩更细腻的体味和表现,正是韩诗一种特色。诗中遣词用字的工妙不止于此。用两个带“儿”、“子”的缀化词:“鹅儿”(不说鹅雏)、“凤子”(不说蛱蝶),比这些生物普通的名称更带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出小生命的可爱。“唼喋”(shà zhá煞扎)、“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于鹅儿写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于蛱蝶写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一本径作“红蔷薇映碧芭蕉”,则点明矣。)凡此种种,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

  看到这样一幅禽虫花卉各得自在的妙景,真不禁要问一声:“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了。但这境中不是真个“无人”,“深院下帘人昼寝”,人是有的,只不过未曾露面罢了。而正因为“下帘人昼寝”,才有这样鹅儿自在、蛱蝶不惊、花卉若能解语的境界。它看起来是“无我之境”,但每字每句都带有诗人的感情色彩,表现出他对这眼前景物的热爱。同时,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而这,才是此诗经得起反复玩味的奥妙之所在。

  这种热烈的外观掩饰不住内在的冷落的境界,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境。韩偓在唐末是一个有气节操守的人,以不肯附“逆”而遭忌,在那种“桃源望断无寻处”的乱世,这样的“深院”似乎也不失为一个逋逃薮。读者不当只看到那美艳而平和的景致,还要看到一颗并不平和的心。那“昼寝”的人大约是中酒而卧吧。也许,晏殊《踏莎行》的后半阕恰好是此诗的续境:“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赏析

  前两句中,诗人描绘庭院内黄嘴的雏鹅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诗人运用“栀黄”、“腻粉”、“红”、“碧”一连串颜色字,色彩繁丽,实为罕见。“栀黄”比“黄”在辨色上更加具体,“腻粉”比“白”则更能传达一种色感。“鹅儿”、“凤子”比这些生物普通的名称更带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出小生命的可爱。“唼喋”、“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写鹅儿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写蛱蝶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

  “深院下帘人昼寝”一句中的“昼寝”,大约是诗人酒后而卧。而正因为“下帘人昼寝”,才有这样鹅儿自在、蛱蝶不惊、花卉若能解语的境界。它看起来是“无我之境”,但每字每句都带有诗人的感情色彩,表现出诗人对这眼前景物的热爱。

  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一句“红蔷薇映碧芭蕉”则将“映”意点明,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

  全诗中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这种热烈的外观掩饰不住内在的冷落的境界,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境。读者不能只看到那美艳而平和的景致,还要看到一颗并不平和的心。也许,晏殊《踏莎行》的后半阕恰好是此诗的续境:“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猜你喜欢

镜里灵台本湛然,不知何处得云烟。河源既浊流难洁,竿表先倾影亦偏。

若向静时无隔蔽,不容动处指媸妍。羡君有志窥贤圣,霁月光风共此天。

四山鎔日泻黄金,谁载亭皋一尺霖。
息处生机无间断,划然有顷验天心。
把茅未就橐悬罄,奎画飞来天雨花。
欲职高人归宿处,佩霞长侍玉皇家。

仆本时名薄,君胡雅顾偏。闻弦赏流水,望气觅龙泉。

谈笑心相得,逢迎礼率然。樵苏从不爨,诗赋许深传。

墨石巴山砚,鱼鳞蜀客笺。宠分通缟带,慕用比先贤。

知我春秋贵,论交金石坚。谁能惮先进,自古有忘年。

四十年前汗漫游,一门裙屐尽风流。狂磨石壁题诗草,醉唤山僧搉酒筹。

盛会无如同气乐,名区只是劫灰愁。当时末座追陪者,只影重来雪满头。

无那琵琶曲,重弹调转凄。自伤倾国色,故作背人啼。

太液秋光冷,长门夜月低。流莺何意思,飞过掖庭西。

故人别后空明月。倏忽清明时节。帘外子规啼彻,芳草春丝结。

盈盈一水同吴越。愁看东风吹歇。世事浮云升灭,休问凉和热。

佳儿去日口仍黄,苴杖扶来七尺强。优孟衣冠如可学,寝丘遗泽未应荒。

沉沉寒夜里,寂寞有谁怜。赖得窗间月,犹能照独眠。

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张假钞没来由。
当年孔圣今何在,昔日萧曹尽已休。
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

休休我省也,弃世俗、洞庭深处。好行步。大药烧成,宝珠收得,曲按无弦,音胜宫羽。

洪杨道德,风范钟吕,许由巢父。向逍遥彼岸,寻个水云侣。

谁能继圣徒,智若愚,六情断灭,九玄通悟。妙粹冲虚,炳焕灵明,物物般般,无疑无虑。

一真莹彻,功行满足,顿超尘所。便归来洒落,方外了然去。

百骑巴图鲁,千员默尔庚。雕弧随月满,长剑倚霜鸣。

失策凭垂仲,抛戈耻戴绷。由来古佛国,持护仗天兵。

君去无还期,半思无已时。
军中无女子,谁为补征衣。
或传云中危,夫死贤王围。
恐伤老姑心,有泪不敢垂。

世人重珍宝,我贵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性空法亦空,十八绝行踪。但自心无碍,何愁神不通。

结交竟何为,太息难复言。云雨互翻覆,变态日万千。

今人非古人,托意徒缠绵。神女游汉皋,佩解双珠圆。

洛川步罗袜,朝霞映日妍。精诚偶一合,奚啻千百年。

当时偕任衡山署,月满潇湘。香暖琴堂。侍女吹箫引凤凰。

攀髯人去西风早,宦海沧桑。旅梦凄凉。回雁峰高望故乡。

屈节从长也大拚,雪堆断臂仰高寒。铁牛鞭起熊峰下,一吸黄河彻底乾。

雨颤风摇,正百花时候,夜截春梢。挑灯惊鼠梦,拭泪掩绞绡。

钗钿冷、佩环遥,玉鉴远山消。更可怜、心香烬夜,幼子啼宵。

当年携手游遨,似丁香思结,心展芭蕉。寻花才减绣,话雨暗添膏。

思往事、付春潮,赚杀旧魂飘。誓今生、梦长睡短,暮暮朝朝。

挟书游北阙,发策列东堂。
遽骇豺狼怒,因潜虎豹章。
已应长寂寞,无复变轩昂。
公若登台辅,平生或不忘。
敲冰汲渌洪茶鼎,撼雪梯薪给地炉。
圃有麦苗畦有菜,更於何地享膏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