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曾为粥饭僧,此生随处且腾腾。经中因认人我相,教外都忘大小乘。
写去欲云居士颂,信来如续祖师灯。他年辱赠茅庵句,谁谓因缘昔未曾。
众芳摇落九秋期,横出天香第一枝。莫似寒梅太孤绝,更交遥夜笛中吹。
骨肉本天属,不以忧患间。张公至性人,高节光寓县。
献逆乱天常,残伤及枯干。守死获父灵,竟以血同溅。
弱孙初髫龄,詈贼气冲汉。兰玉甘摧折,行路尽悲怨。
有仆枕尸股,泣诉肠欲断。精诚格豚鱼,渠凶为感叹。
三世归楄柎,匡勷成馈奠。人生岂无死,天网明如电。
至今潜山族,华簪享余善。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其胜群好奈何?曰: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曰: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谢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友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毕众好而从焉,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昔曾皙嗜羊枣,非不嗜脍炙也,然谓之嗜脍炙,曾皙所不受也。何也?从人所同也。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患得之,又患失之。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