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琯樵 (1811 - 1864) 名颖蘇,号懒云,初字采山,后改管樵、琯樵,又号北溪渔隐,书画禅。福建诏安人。约于1857年至1860年间旅居台湾,先后寓于台南吴家宜秋山馆、板桥林家,并曾北游三貂岭,时与大龙峒文士往来,后又往新竹潜园为客,后人称谢与吕世宜、叶化成为「三先生」。1860年后,约活动于福州。1864年参与彰化林文察率台勇内渡围剿太平军,殉职于漳州万松关之役。其书法从颜真卿、米芾风格而出,圆润秀劲行书著名,画作多系18世纪扬州八怪遗风演变而出的四君子、花鸟画,直率奔放。在台活动时间不长却影响普遍。
昔戍西陲时,凭高望中原。愿欲乘天风,往吊绮与园。
有志莫能遂,怅望商山魂。遥想山中人,岁时奠芳荪。
夕阳箫鼓散,高柳拥庙门。老来更事多,考古见本根。
乃知当时事,祸福未易言。千载信悠悠,浩叹掩绿尊。
士从西南来,落落仅八九。半年北门道,几度釂别酒。
清朝志兴复,第一广英彀。采采不及掬,引去遽盈斗。
矧今忠肃孙,卓荦汉庭右。清矩仪班行,高怀局宇宙。
居然辍迩联,亟怀荆州绶。恩章陟西戺,戎钺炫春昼。
世间行己地,随寓皆不朽。著意护本根,虚怀阅忠厚。
上游屹长城,归来秉机宥。
度关山,诘曲复崔嵬。虽有车,畏轮摧。十步五坐泣且啼,啼声一何悲。
疾风吹尘自我后来,回望故乡茫何睹哉。前睹黄河水,水流何瀺灂。
一夜胡马过,河边草如削。河边草如削,安能更民居。
居民尚远徙,行子欲何之。鸱枭为好音,豺虎亦规行。
四方不识人,来称弟与兄。温铁益知柔,茹荼益知甘。
平生少自足,临难追故欢。度关山,那得不沾衣。日夜见去人,寥寥归者稀。
归去来兮,或采金芝,或酌清流。待乘凤天边,长风作御,钓鳌海上,明月为钩。
冠盖焦螟,河山野马,蚁垤纵横十二州。尽游戏,是击毬建节,游絖封侯。
谁能龌龊相酬。任沉者、还沉浮者浮。笑空洞容卿,是中无物,温柔老我,此外何求。
一纸弹文,三章约法,不禁同盟鹭与鸥。相亲近,且春花秋月,夏葛冬裘。
古陌纤尘卷。恰重阳、好秋节气,恶缘耝遣。十载双盘龙树老,井甃残云流泫。
空阔地、素沙铺茧。满眼江山风叶下,顿伤离、感旧心难浅。
觞咏兴,强支展。
昔游踪迹依稀显。叹星霜、销磨未尽,石坪金扁。后夜犊车曾轣辘,响乱寺门荒犬。
俯仰恨、余生宁免。手把茱萸乡思急,管明年、高会何人典。
天似练,一鸿剪。
经春十日雨,却扫门无车。伏枕梦鸣毂,淙琤行溜渠。
端坐发深省,妙香浮素裾。盥濯披陈编,讽诵临前除。
陈编为何谁,漆园傲吏书。奇辞通諔诡,空语极虚无。
得意荣辱境,脱身忧患馀。胸中灌顶句,身上如意珠。
逍遥有妙处,领略归一途。尘影阅千世,风波连九区。
投足寄其间,鼎鼎一何愚。傥同蓬蒿鴳,勿笑溟海鱼。
客从军中来,遗我盈丈纸。展卷列丹青,大荒靡涯涘。
嵯峨于阗山,蜿蟺伊丽水。轮台及阳关,如在掌上指。
汉唐殊名称,回夷互迁徙。服畔靡有常,古来多战垒。
白骨沉沙窝,金刀折涧底。寒暄异中华,幅员空万里。
有壤不可耕,得民不可使。唐虞声教讫,西被流沙止。
聚米虽良谋,形势何足恃。素壁张斯图,聊识大亥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