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抚州如归馆雨中有怀

悽悽恻恻又微嚬,欲话羁愁忆故人。薄酒旋醒寒彻夜,好花虚谢雨藏春。

萍蓬已恨为逋客,江岭那知见侍臣。未必交情系贫富,柴门自古少车尘。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猜你喜欢
主人夜呻吟,皆入妻子心。客子昼呻吟,徒为虫鸟音。
妻子手中病,愁思不复深。僮仆手中病,忧危独难任。
丈夫久漂泊,神气自然沉。况于滞疾中,何人免嘘eS.
大海亦有涯,高山亦有岑。沉忧独无极,尘泪互盈襟。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援师连夕解诸罗,五月重围久枕戈。万死虫沙今更活,一城雀鼠已无多。

樵苏渐出炊原树,胔骼新移葬野莎。回首无须更思痛,国恩深处比沧波。

岛屿微茫兵甲残,十年碧血恨漫漫。空村人迹疑毛女,野寺僧閒说汉官。

独喜亡秦三户在,翻怜兴夏一成难。只今涨海胡尘里,莫作当时天堑看!

花石网,北宋亡。冬青一树,毕宋南渡。

乍喜高轩过,还惊短发催。相看俱老大,相慰有归来。

浊酒家能酿,黄花手所栽。今宵踏明月,莫惜醉中回。

上古元气淳以腴,群圣既出如传胪。高辛登天帝挚痡,爰有真人起参墟。

黄收纯衣握帝符,马如白练彤云车。璇玑玉衡拟天枢,七政循轨万物舒。

耕田凿井人自娱,帝力于我何有诸。千秋万古仰范模,皎如白日临天衢。

川流山峙雨露濡,圣人德泽何时枯。□□汉北声教俱,矧兹河汾其故都。

邦人誇耀荣乡闾,遗庙世守无代无。迁新去故奠神居,道人精诚与神孚。

觚棱金碧凌空虚,采椽土阶与古殊。岁时香火喧笙竽,神兮归来驻銮舆,祐我圣祚窥皇图。

故友从来匪石心,谏多难得主恩深。
行朝半夜烟尘起,晓殿吁嗟一镜沈。
天涯时有北来尘,因话它人及故人。
也是先皇能罪己,殿前频得触龙鳞。

孙侯高堂竹石图,笔意迥与寻常殊。山城五月困炎暑,坐我如对寒冰壶。

侯言此图不易得,吴兴赵公好风格。昔者亲逢落笔时,茧纸寒翻雪花色。

竹丛隐石石作堆,海气乱拂秋云开。夫人当坐共叹息,松雪斋前风雨来。

承平馆阁日多暇,承制文章此其亚。往事苍茫四十年,万里江南见遗画。

当时亦有陇西公,直以健笔争相雄。岂知书法自无敌,况尔勋阀谁能同。

楚也怀贤心未已,束发临池费千纸。可怜生晚堕穷荒,不见中朝盛才美。

昨朝会宴池南亭,临图慷慨思吴兴。停杯怜我重真迹,许以捲赠无难形。

吁嗟吴兴不可作,孙侯高谊犹堪托。便令清晓送琼枝,即扫茅屋看金错。

皤翁伛偻负薪行,稚子跳梁剥枣声。不似二姑忙更杀,晚春堆髻脱钗荆。

大慈名胜旧曾游,路转平湖景最幽。岩下珠璎时散彩,林间石马尚鸣秋。

昔扶红日勋劳远,今见青山草木稠。把酒不须评往事,海风吹月上西楼。

真人自天际,有气如虹垂。精光跨斗牛,下连沧海湄。

邂逅逢故人,恍然隔世疑。岩廊未可问,丘壑欢相知。

积阴破微曜,天地开光仪。群龙正翱翔,云施贵及时。

皇虞久不作,珍重皋与夔。

济济群材乐育中,先生何待蜀文翁。铜台声闻鸣皋鹤,泮水去留遵渚鸿。

照座青藜听夜雨,绕坛红杏咏春风。化行俗美师儒力,看与苏湖两郡同。

石栈天梯欲度难,又驱羸马上层峦。惯经险阻羸无惧,饱阅烟霞可待餐。

两壁土花张锦绣,一江鸭绿急波澜。行人到此须留眼,莫便匆匆负壮观。

茅屋投居笑笑忙,男儿事业在纲常。马蹄泥泞村边急,客思蝉声叶底长。

萱草绿深秋霭合,豆花香散午风凉。何时海燕乘春至,白日双飞入画堂。

初阳台迥出烟霞,后乐园荒噪乱鸦。仙令飞升仍有冢,相公赐第竟无家。

阁光蘸碧岩围竹,云气蒸香坞焙茶。剩有苏公遗刻否,重来石壁剔苔花。

先生昔为吏,敏政便剧繁。利刃无错节,大邑如烹鲜。

民曹与廷尉,众纷常裕然。胡为弃九卿,岁晚来灌园。

分阴在所惜,寸地不忍闲。草木苟有用,岂惮远移根。

从来忧世心,中怀百虑煎。栽梅期鼎实,无取寒花妍。

植竹待威凤,肯羡冥鸿骞。此志未云遂,亦足留风烟。

山泉酿贤圣,艳曲听婵娟。引酌梅竹下,醉卧云峰前。

何以解其酲,玉笋捧瓯圆。香泛紫苏饮,醒心清可怜。

洗涤曲糵昏,还观神明全。先生得此物,手种当春天。

耘培供采掇,内热常得痊。云何失滋茂,无乃人力愆。

因疑课督功,多稼移大田。循例犹见分,乞邻问东阡。

不耐作戏语,解嘲来巨篇。珠玉隐光彩,入城惊市廛。

风霜已落木,洞户宜垂毡。何当拥炉夜,一樽同笑言。

去年聊驻江头寺,今寄林僧岩下扃。莫谓此身无定迹,人生都类一浮萍。

数间茅店抱村孤,多少征尘向晚投。犬惯迎人如问信,鸡何逐客太狂呼。

更阑篝火喧初寂,夜半炊烟馔又铺。物色英雄谁只眼,不如濯足且倾壶。

思晴好,去上竹山窠。自古常言光霁好,如今却恨雨声多。奈此坐愁何。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