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觉东皇意思匀,陈根初动夜来新。忽惊平地有轻绿,已盖六街无旧尘。
莫为枯荣吟野草,且怜愁醉柅香轮。诗人空怨王孙远,极目萋萋又一春。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素月玉寒空,乾坤灏气通。光华一夕满,节候九秋中。
万里天衢峻,四方人望同。妖邪无处匿,方显照临功。
左券都凭官契来,鼠牙雀角不疑猜。若非一纸文书在,无地能容避债台。
闻君揽辔向苍梧,三月椰花媚客途。星汉初回英簜节,风流未减绣蝥弧。
岭梅见使欢相接,岸柳怀人强自扶。莫怨胡尘连瘴雨,王师传说下荆湖。
凤山团饼月朣朦,老桂横枝出旧丛。小友他年春入手,始知蟾窟本来空。
砚庄流水绕柴门,泼剌游鱼墨可吞。纵有红尘飞不到,依然何胤一家村。
坠叶满行衣,径草试霜色。何知山川想,足敌绝尘力。
初暾峰紫摇,浮空夹苍植。似可就奇光,问之求羽翼。
惜昔三冬拥竹炉,禦寒时共醉酴酥。客衣此日凭谁问,世事于今只自图。
岁晏最怜冰骨冷,腊残长恨柳容枯。梅开白似吴江雪,疑似当年对玉壶。
绮窗春影绿婆娑,梦作轻云覆碧波。日暮是谁调锦瑟,一江烟雨泣湘娥。
却金本是寻常事,凛凛清风只至今。若使仕途贪者少,夷齐名姓亦消沈。
百年宠辱两无惊,东去扶桑近海瀛。四百芙蓉看倚剑,白云飞断世间情。
穷途落宕几经秋,惭愧人前说壮游。酒幌飘来红日晚,鞭梢指处暮烟稠。
冰生布被人如猬,风撼茅檐屋似舟。珍重行囊须仔细,莫嫌临去再回头。
桃花红,李花白,万壑千岩光烜赫。灵云悟处勿遮藏,贤沙正是白拈贼。
贼贼,说甚释迦与弥勒。
未见东风著小桃,先看蓓蕾绽红椒。种从王母来时度,魂向罗浮梦里招。
妙夺天香回造化,巧将雪色补娇娆。一声铁笛春归也,回首秦源道路遥。
最恨秦淮柳。甚今朝、征衫才脱,离筵还又。和露一枝风里折,送客秋阳亭堠。
计归路、鸳鸯湖口。几幅蒲帆穿疏雨,柁楼人、背指黄花瘦。
兰陵过,且沽酒。
昔游历历频回首。忆西窗、醉底徵歌,烛悬红豆。一自短车辞日下,共尔鞭丝前后。
都不似、这番挥手。惹起閒愁浑如絮,问轻鸿、后夜能传否。
竹垞竹,待君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