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竹青青,盆荷水面平。谁言无远趣,自觉有馀清。
影倒假山翠,波光朝日明。涟漪尤绿净,凉吹夜来生。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朱门粉队古相轻,莫拟侯家说定情。金屋贮娇浑一梦,不如寒淡嫁书生。
银灯花谢酒初醒。梦去愁来月半明。玉漏沉沉夜色清。
翠生生。芳草能消几许情。
相随琴鹤上轻车,满载清风万卷书。野鸟亦知天路远,飞鸣三嗅劝归与。
昨夜金星灿紫微,何来捷报马如飞。群才竞拟标黄榜,仲子能先竖赤旗。
最喜秋香生梓里,应知春色满皇畿。今朝暂醉槐黄酒,指日还看柳染衣。
晴湖如练水云收,画舫相携兴自幽。几处柳阴浮绿蚁,谁家花影傍朱楼。
回思聚散怜佳会,过眼风华感昔游。搔首斜阳频怅望,乾坤何地是沧洲。
众水会一壑,天近发霞光。晨兴新沐竟,晞发向朝阳。
桂旗兰盖肃骖騑,暂领仙官出禁闱。泰畤神光修夜祀,函关紫气望东归。
蛟龙宛尾承香案,鸾鹤分翎织缟衣。列岳遍祠回祝册,五云高拱近天威。
癖到膏肓药不医,把泉煮石炼成诗。齿根更著雪来嚼,吟过梅关又一奇。
溪山无处不春风,远近楼台紫翠中。游客自来还自去,落花偏衬马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