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支水通淮,平冈衍蜀,秋来曾记邮程。奈西风柳色,早瘦了残青。
认一角、瓜洲旧垒,卧烟荒树,喧似屯兵。怕闻人、提说当年,佳丽隋城。
弁阳词客,况飘零、霜鬓初惊。便酒舫犹红,帘衣尚翠,也是凄清。
听唤南朝春梦,斜阳外、北固钟声。把眠香、倚笛风怀,除了今生。
路上仙岩最上溪,仙家住处有丹梯。瑶台鹤下天风冷,灵锁花深晓日迷。
五色芝房团紫盖,千年石髓裂青泥。羽人即此宜高隐,岂在昆崙万国西。
花光连接两台春,中有眠云跂石人。莫使鞭笞鸾凤去,时来重现宰官身。
沁源有遗老,安居踰稀年。鼻祖老聃氏,遥遥乃曾玄。
髫年入頖宫,经礼穷三千。蟾宫高折桂,领教司陶甄。
黉堂拥师席,白昼那肯眠。鄠邑亦多士,教铎日以宣。
慈溪还小试,吏隐聊周旋。一朝挥印绶,去去何飘然。
庭闱足甘旨,节孝人共传。鲤庭莱衣趋,兰桂纷相联。
蜚英有侍御,超登多士先。中台应豸绣,龙敕推恩全。
朅来振风纪,将命历秦川。晴云飞太行,东望心旌悬。
时维小春月,寔逢初度天。王事念靡盬,私归宁敢专。
沁源近西土,夙昔闻其贤。所存在忠孝,食报宜绵绵。
方今天子圣,寿域开八埏。我诗贺而翁,庸续南山篇。
衡山深而幽,湘水净而绿。山幽何足奇,水净何足录。
此中毓秀灵,女贞森朴棫。马冯旧朱陈,儿女新如玉。
丝罗结丝罗,朱绳牢系足。亲友偕欢欣,共道姻缘夙。
公子佳翩翩,文采光离陆。鸾交已定期,无何乖凤卜。
二竖忽为灾,阿郎疾危蹙。修文赴玉楼,红丝命难续。
噩耗来女家,父母各瞠目。女已测知之,趋向膝前伏。
哽咽低致词,女自知薄福。双亲为妇心,百身莫能赎。
曾读《柏舟》篇,毋使歌《黄鹄》。前闻郎疴沈,女已思之熟。
许女归始平,百苦甘茕独。否则不求生,但求命绝速。
阖家苦难言,悲伤惨骨肉。父信女心坚,母知女志笃。
唯唯各相应,女起身反屋。脱却锦绣襦,登舆去匆促。
血泪入冯门,即易斩衰服。父母偕弟昆,奔送多姻族。
惨目最伤心,捧言拜花烛。观者千百人,同声齐一哭。
嗟嗟彼美姝,至情自有属。谁说古共姜,今世睹难复。
谁说劲草无,扶风有贞木。志同金石坚,从绳不能曲。
心同冰雪清,飞尘不能黩。鬼神为之欣,天地为之肃。
冯郎木主成,往拜我斋宿。名教古今尊,理难语流俗。
不吊而往贺,庶几有感触。广文诸先生,名篇灿绮縠。
黄堂太守贤,彤管扬清馥。御史大中丞,缘情申奏犊。
飞骑达天庭,褒嘉无愧恧。纶綍颁煌煌,绰楔竖矗矗。
百年虽苦心,千秋留芳躅。贤贞自不磨,劲节谁与角。
青青衡山松,猗猗湘水竹。
我有同心人,道义相友师。频年丧浙多,存者复别离。
即今将去客,欲别无由辞。丈夫会有志,岂为儿女私。
所恨在世日,孤负箴与规。临风一长叹,愿为诸君期。
百里半九十,一篑功莫亏。鉴戒不在远,请君视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