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玉舆。
龙形虽近刹,鸟迹尚留书。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天文光圣草,宝思合真如。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双塔老师古突兀,索我瑶琴一挥拂。风吹仙籁下虚空,满坐沈沈竦毛骨。

按抑不知声在指,指自不知心所起。节奏可尽韵可收,时于疏澹之中寄深意。

意深味薄我独知,陶然直到羲皇世。曲终瞑目师不言,忽言昔常奉至尊。

祥符天子政多暇,诏求绝艺传中阍。紫宸仗退霜日红,随鞭入对蓬莱宫。

平戎一弄沃舜聪,貂珰壁立亦动容。紫兰之袍出禁府,声华一日千门通。

今来老病卧泽国,赏音不遇前事空。一双玉鹤天上飞,人间但见枯死桐。

幸逢宝器惬心手,因声感旧涕洒胸。顾我踟蹰不忍去,将行更欲留悲风。

酒进鸬鹚杓,花随翡翠盘。岩边多怪石,岩下有奔湍。

大唐国,日本国,
临风放出辽天鹘。不隔重溟见得亲,
依然却被重溟隔。光禅拚不顾浑身,
咬定牙关力访寻。白浪堆头航一苇,
普通年远只如今。焚香扣我西来旨,
三十乌藤敲出髓。非佛非物亦非心,
拟议白云千万里。结成不共戴天冤,
怒气蒸云走出门。这回必要讨分晓,
归问阿斧隆长老。

何人轰铁笛,喷薄两崖开。千载留馀响,犹疑笙鹤来。

出岫孤手自卷舒,平生心事付樵渔。便抽手板还丞相,独把鸱夷载后车。

扫轨更无手外辙,传家尚有枕中书。百年大梦行当觉,日月浑将一醉除。

叠嶂忽中豁,杈枒见山城。是时及晚爨,一片烟漫青。

顿与人气接,往恐倏忽平。我马何豗尵,叱驭驱速行。

长坡落浩荡,回首无留情。

乾德初升九五爻,使臣颁朔到南交。尚方瑞兽新裁服,炎海人鱼定入庖。

岁贡包茅仍陆续,春归行李亦寥梢。还朝借我南游录,土俗民风要一钞。

幽兰在南坡,爱之亦何趣。为爱幽兰香,须识香来处。

众山如鸟雀,突兀见苍鹰。侧翅尔谁搏,盘空我独登。

虎狼俱辟易,草木尽飞腾。绝似骑鹏背,扶桑看日升。

寒气转亨嘉,新年感物华。醉看金橘树,坐对紫荆花。

从猎人驰犬,弯弓我射鸦。春光须乐事,一醉是天涯。

东林鸟鸣风萧萧,西林月落星寥寥。老翁开门饭牛起,绿苗满田白水摇。

几树桃花认未真,又何分晋与分秦?渔郎不悟避秦者,便把兴亡说与人。

物外萧然释子宫,楼台雄压郡城东。
江回澄练浸碧落,山答疏钟飘远风。
隔岸橹声喧暮角,卧沙桥影转晴虹。
可怜千里无穷景,尽属高僧吟笑中。

四山环翠一帆悬,自有清音激管弦。塔影双浮云外蝀,玉华楼映水中天。

蛮王强罽酬题句,洞主槟榔索彩笺。不比升庵丫髻样,画裙争写竹枝篇。

客星一夜失江津,无复溪头理钓纶。抱璧向惭频献楚,寻源今似永逃秦。

丹青业在堪垂世,白玉楼成易促人。社里姻盟皆可恋,未听邻笛已沾巾。

非才最忝预高年,分务由来近挂冠。
敢造钜贤论轨躅,幸依都府得盘桓。
篇章捧和惭风雅,眷待优隆荷岁寒。
傥许衰容参盛列,愿凭绘事永传看。

记得寒江外,曾披上钓舟。烟波双鬓老,风雨一身秋。

戴笠偏相称,垂竿亦自幽。严陵如爱此,应不著羊裘。

眇眇方舆,苍苍圜盖。至哉枢纽,宅中图大。
气调四序,风和万籁。祚我明德,时雍道泰。
道閟鹤关,运缠鸠里。门集大命,俾歆嘉祀。
礼亚六瑚,诚殚二簋。有诚颙若,神斯戾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