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颜冉德无邻,分忧浙水滨。爱山成大癖,求瘼似诸身。
视事奸回尽,登楼海岳春。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
凌花镜里桃花笑,清影团团。月淡风寒。深夜移灯许细观。武陵溪上当时事,何处飞鸾。泪纸惊澜。飘尽红英不忍看。
东南之美者,见伐以直干。
岂如此君疏,犹作此郎玩。
此郎乃在此,无乃材亦散。
平生吉甫颂,意鄙枚叔乱。
坐狂得此冷,对竹头帻岸。
尚思杀青书,充宇白虎观。
恐此愧子猷,还成倚楹叹。

剥啄延秋屋上乌,明朝箭道入东都。宫中亦有风流阵,不及渔阳突骑粗。

落叶飞飞度暗阶,月帘风幔若为怀。琐窗未有归消息,应罥蛛丝上雀钗。

柳燧荷囊事事俱,小盆亲饷淡巴菰。一声湘管含芬递,喜食人间烟火无?

争献交酬,消受取、真山真水。供不尽、杯螺浮碧,髻鬟拥翠。莫便等闲嗟去国,固因特地经仙里。奉周旋、惟有老先生,门堪倚。
追往驾,烟宵里。终旧学,今无计。叹白头犹记,壮年标致。一乐堂深文益著,风雩亭在词难继。问有谁、熟识晦庵心,南轩意。

西游秦中,板屋以处。东折宋鲁,逢掖章甫。断发文身,以凌句吴。

燕赵慷慨,弹铗歌呼。八方异施,等若五时。义问休畅,所底如归。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岁晚移家寂寞滨,茅庵一个仅容身。昔为风月旧交友,今作溪山新主人。

白发被肩浑忘老,清霜到骨不知贫。年来学得邵康节,拍拍满怀都是春。

君不见浣花老人醉归图,熊儿捉辔骥子扶。又不见玉川先生一绝句,健倒莓苔三四五。

蹇驴驼著尽诗仙,短策长鞭似有缘。政在灞陵风雪里,管是襄阳孟浩然。

官家放归殊不恶,蹇驴大胜扬州鹤。莫爱东华门外软红尘,席帽乌靴老却人。

出门又过半年期,独夜心情黯自悲。乡梦似随风雨入,归程仍为甲兵迟。

一生未了似间泪,万里长萦涧畔思。想得生还重见面,几人欢动藕花池。

不见山头再举烽,断霞遥映夕阳红。申亡已兆东迁祸,奚啻妖姬一笑中。

神理内寂。
机象外融。
遗情汾水。
垂冕鸿宫。
树以司牧。
匪我求蒙。
徒勤日用。
谁契玄功。

我溯三湘问楚材,与君披写共登台。乾坤不肯留残照,海岳无从问劫灰。

莫讶青萍通夜啸,何妨白雪满头来。纵横且说当年事,尊酒淋漓亦快哉。

韦诗如梅花,暗香生清境。孤绝淡尘想,幽微具隽永。

花气洗垢氛,诵诗令人冷。看花亿万人,真赏在和靖。

谁能解左司,世事甘与屏。驱除杂念虑,冥默得渊静。

合之非声色,分观如形影。浑忘诗与花,悠然一笑领。

古人贵成事,今人贵成名。义声岂不美,躁取事或倾。

吾心在千秋,旦暮安足争。太史佣法章,丙吉不自明。

生潼闻李善,卖卜有王成。短箠诟楚隶,漏船舞吴兵。

奇巧千万端,权舆于杵婴。精诚生智术,狡狯不足惊。

死生判难易,当时费权衡。功成终下报,命乃鸿毛轻。

为难勿藉口,君子守其经。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开。松声一枕落,茅屋万山堆。

愁岂扫能去,春还迟不来。思亲今夜梦,已近半程回。

筑台非谓贤,独聚乘轩鹤。六马不能驭,九皋欲何托。
一旦敌兵来,万民同陨濩.如何警露禽,不似衔环雀。
一物欲误时,众类皆成恶。至今台基上,飞鸟不至泊。

万山晴色一囊琴,夹岸长松十里阴。天上故人归未得,草堂花雨昼沉沉。

流年直是隙中驹,别后情怀懒似疏。
天上又颁新岁历,床头未答故人书。
殷勤鱼雁功曹檄,狼藉杯盘上客鱼。
好在仲宣家万里,从军苦乐定何如。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