屣步寻芳草,忘忧自结丛。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
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六凿相攘不暂休,超然谁复与天游。醯鸡瓮里自歌舞,野马窗间空赘疣。

妙境果从拈处得,生涯须向个中求。逢场作戏由来事,可笑区区问髑髅。

仁飙扇佳气,炜炜自门庐。閒日风波外,长年霜雪馀。

冻醪含凿落,春意动篨䈝。定有升仙骨,黄精易扫除。

白雪如玉,皇人寿谷。
白雪如霜,皇人乐康。
还余驾兮归来,覃威德於八荒。

心期万壑与千岩,屡向君诗得指南。久恨泠然孤宿诺,偶逢兀者便同参。

傥蒙大药泠金匕,岂羡奇方出玉函。谁识留连今夕意,沈痾未散莫回骖。

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

往年与子游扬州,红蕖尽落陂塘秋。秋风吹江上,海月照见苍烟吹笛之孤舟。

形骸放浪各无累,钓竿只欲垂沧洲。君后文辞动天子,起家簪笔承明里。

我复逢君向凤城,对把清尊思故里。春日辞君返乡县,江草江花不相见。

何意昨宵明月来,重照扬州故人面。一麾出守未须嫌,且泛江南水如练。

江南水暖扬州城,亭阁半空弦管声。垂杨一棹千丝轻。

船窗玉面歌童出,捧手迎君如有情。锦帆画舸竞朝渡,翠袖红妆看晚明。

松风吹入栖灵寺,一片斜阳渡江至。江云叶叶向南飞,绕遍吴山万重翠。

青山虽好不留君,为念来朝复愁思。愁思迢迢送别离,劝君努力向天涯。

凤皇须下滇南郡,处士虚声何足奇。

长陵一声钟,百官?革厉。雷鸣集簪裳,空山醒龙蜕。

明月度攲峦,凹影落虚砌。炬光烁松枝,千鸟展平翅。

红绶老史官,閒语先朝事。屈指鼎湖年,仙人几回泪。

古人安在,总上场优孟、下场翁仲。天壤之间存我辈,聊尔一觞一咏。

伧父左思,老兵阮籍,歌辨衙官宋。当杯行令,戏猜三两横纵。

酒后耳热狂呼,濡毫呵壁,欲把天公控。趁取吴宫春未老,甘与梨花同梦。

银烛方长,铜壶初滴,路近东西弄。诸君且住,床头尚满青瓮。

今言而古藉,二三垂典册。先人作己言,千百拟衡石。

寓言若玄珠,重言如拱璧。谁持璧与珠,使人群啧啧。

卮言日曼衍,天倪随地斥。终身未尝言,终言孰能格。

可不可谁分,然不然共择。万物本天均,是非凭众斁。

已化复相生,无县那许射。罔两莫群疑,景形方自索。

日火贷其光,夜阴恶可借。无有入无閒,相视久无逆。

盛德果如无,舍者将争席。无言无不言,始信无言益。

幽山之内,尔声最宜。响流千谷,心同一枝。居高闻远,应节鸣时。

韵繇天纵,清畏人知。已洁其身,仍蜕其皮。秋风欲至,尔独何思。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有尘埃。

断岫平山点画粗,岚光浓淡有如无。何时直到群峰顶,万叠云烟一老夫。

腕底酸红冷翠,写出秋容如醉。恨煞西风情太恶,吹作冰天泪。

忍把画图当晤对。看小样、红妆憔悴。耳根内似闻蛩语,哽咽更教人心碎。

寒云江上渡,去住总超伦。落尽风鸣叶,窥残月傍人。

下签诸品彻,析难一言申。映带河山色,孤帆处处新。

天空片云远,执手丹枫林。细雨此为别,长途秋正深。

江城寒笛暮,山月晓钟沈。各有关情处,谁将千里心。

错落星河天未明,太虚涵露气全清。
东方隐约生光耀,便觉林间宿鸟惊。
匆匆岁月为谁忙,静倚梅窗到夕阳。
老菊不知秋已去,晚风时送短篱香。
强言一物扬家丑,引得傍观入座来。
笑里和盘轻掇转,七峰岌页舞三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