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竹杖穿云寻寺去,藤筐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举世既如此,独醒伤我神。是以彻夜饮,挥杯劝旁人。
忽见天际月,惊落头上巾。试问今何夕,寒烟暗前津。
抚膺长太息,抑郁恨难伸。嗟嗟浩歌者,且复饮吾醇。
二月连阴柳殢青,萧斋却扫正清泠。春如中酒因风雨,花不能诗有性灵。
客里得间尘脱网,静中闻沸玉浮瓶。远山一角轻云碧,写入窗间六曲屏。
振衣千仞瞰飞鸢,望极江山思渺然。百粤风烟画一幅,清时日月镜双悬。
天开正朔尊王会,地接金鳌立极年。横海昔贤堪勒柱,高台我辈亦楼船。
洁庵识破世凉炎,铲彩埋光自养恬。最有一般真乐处,碧潭掬水弄琼蟾。
抱膝小窗深,读书空谷响。一笑有会心,纷纷自雄长。
一卷《金经》忏不成,再生惟愿莫聪明。可怜寂寞秋槐院,无复帘前唤茗声。
元度曾闻爱学顽,情同支遁共青山。长因结屋依云际,便拟禅心出世间。
坐石月窥人外白,枕流泉落梦初閒。雷峰尚有商量处,那得迟君一掩关。
已觉烟消暮雨残,洛阳三月倩谁看。红香暖日流云散,青冢黄昏泣露寒。
竞逐钿钗春未减,暗窥妆镜泪初乾。匆匆何似休归去,回首连天红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