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三泉即事

暗发三泉山,穷秋听骚屑。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只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灭。
宛若银碛横,复如瑶台结。指程赋所恋,遇虞不遑歇。
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
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
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天彭信方隅,地势诚斗绝。
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
归奏丹墀左,骞能俟来哲。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猜你喜欢

碌碌荆山璞,卞和献君门。荆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

所献知国宝,至公不待言。是非吾欲默,此道今岂存。

湘浦才春已著鞭,依稀渐近劝耕天。
山樱花落红飘雨,野草烧残青入烟。
云接岭头花漠漠,泉流涧底响涓涓。
严关两入知非偶,重扣宝坊占宿缘。
出门早作慈云行,楼阁峥嵘残月明。
老耳虚鸣眼带梦,恍然和宁闻六更。

孤云乘天风,飞入海上山。松声发鼓吹,导我登层峦。

平生烟霞想,政在岩壑间。及兹百事懒,作意三日闲。

聊将烧灯夜,付与儿辈看。来陪老禅伯,杖履同跻攀。

曲折几藓磴,竹引春斓斑。窦口咽细泉,崖腹鸣飞澜。

足疲眼界远,语乐心地安。倒景射西崦,晃荡云海宽。

十年戎马后,集此兰若难。未必支许游,能尽宾主欢。

暝色到峰顶,月光散林端。摩挲忘归石,告以幽遐观。

沈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烟暖玉楼春。
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歌筵当日小蓬瀛。晚妆明。识芳卿。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又侍仙翁灯夕饮,红雾底,沸箫笙。催人刻烛待诗成。捧雕觥。媚盈盈。不道醉魂,入夜已瞢腾。墨涴香罗回盼处,和笑道,太狂生。

麟带愁香,犀帷梦玉,金猊暖压氍毹。病怯朝眠,凉云吹度平湖。

画桥烟锁分携路,正马嘶、残雨荒芜。更销凝、莺老花稀,雁到书无。

离情不恨吹横笛,恨琴边枕瘦,酒后灯孤。侧帽垂鞭,临风可奈清臞。

绿杨天半红泥阁,数旧人、惟有筝奴。待重游、怕听钩栏,吊月啼蛄。

东风点笔,似描来倩影,刚晕浓碧。大叶烟疏,小朵香迟,胭脂未染颜色。

红妆面面何曾见,错认作、翠钿抛掷。一两丛、移近南墙,好待捲帘人立。

花事前番过也,秋千坼遍了,撩鬓无力。不借春阴,不到秋阴,闲杀绿草诗客。

断肠欲寄回文锦,奈几缕、朱丝难织。最可怜、低覆凉阶,怕照半痕斜日。

恐恐动间白日临,片松何地肯容侵。百年动止供非易,一我乾坤备亦深。

梦里蜉蝣动白首,眼中尘土世兼金。无穷会与尼轲共,除有青天万古心。

往年曾说蔡中郎,唾落骊珠颗颗香。却忆凉州辛苦地,个中滋味亦亲尝。

摇落空山无茂林,仅馀松柏岁寒心。洛阳闻扫城中雪,只有袁安住处深。

黄尘扑马出西城,忽见云林眼倍明。竟日寂无山鸟语,满岚纯是涧松声。

石幢花雨何时洒,禅榻茶烟特地生。客自去来钟梵外,老僧于世已忘情。

石楔萦回落木阴,朝朝云拥旧祠林。金莲朱橘千年事,绮阁丹楹万古心。

载酒谁知春梦橘,登堂徒见野花深。眉山琼海今还在,烟外秋风鸟自吟。

黄昏陡觉峭寒生,漏涩铜壶第几更。未放六花齐苑树,先留半月抹宫城。

一陶风俗还纯花,尽领乾坤入太清。应是上方观下界,放教双眼一时明。

琴床茶鼎澹相依,偶为寻僧出笔扉。
风动松枝山鹊语,雪消菜甲野虫飞。
看花春入桄榔枝,听瀑寒生薜荔衣,
古寺无人云漠漠,溪行唤得小船归。

江湖三载忆长安,此日应怜会遇难。玉帛万方朝阙下,紫微中夜现云端。

欢呼寿祝乾坤久,锡赉恩涵雨露宽。归到掖门烟树里,乳鸦啼断晓霜寒。

讼稀忘剖折,俸薄亦虚餐。醉卧慵开眼,閒行懒戴冠。

移花看蝶舞,买石得云团。且自从心乐,学黄又学韩。

一色鲜猩血。
天然标格。不问青枝和绿叶。仿佛吴姬。酒晕无端上玉肌。
怕愁贪睡。谁会伤春无限意。乞与徐熙。画出横斜竹外枝。

  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而与之言。五称而三穷,逡巡而退,其言不遂。归告公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君请归声就、复与田,若不反,及有天下,将以为诛。”平公将归之,师旷不可,曰:“请使瞑臣往,与之言,若能幪予,反而复之。”

  师旷见太子,称曰:“吾闻王子之语,高于泰山,夜寝不寐,昼居不安,不远长道,而求一言。”

  王子应之曰:“吾闻太师将来,甚喜而又惧。吾年甚少,见子而慑,尽忘吾度。”

  师旷曰:“吾闻王子,古之君子,甚成不骄,自晋如周,行不知劳。”

  王子应之曰:“古之君子,其行至慎,委积施关,道路无限,百姓悦之,相将而远,远人来欢,视道如咫。”

  师旷告善。又称曰:“宣辨名命,异姓恶方。王侯君公,何以为尊,何以为上?”

  王子应之曰:“人生而重丈夫,谓之胄子;胄子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士率众时作,谓之伯;伯能移善于众,与百姓同,谓之公;公能树名生物,与天道俱,谓之侯;侯能成群,谓之君;君有广德,分任诸侯而敦信,曰予一人;善至于四海,曰天子;达于四荒,曰天王。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为帝。”

  师旷罄然。又称曰:“温恭敦敏,方德不改,开物于初,下学以起,尚登帝臣,乃参天子,自古而谁?”

  王子应之曰:“穆穆虞舜,明明赫赫,立义治律,万物皆作,分均天财,万物熙熙,非舜而谁能?”

  师旷告善,又称曰:“古之君子,其行可则,由舜而下,其孰有广德?”

  王子应之曰:“如舜者天,舜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远人,皆得己仁,此之谓天;如禹者圣,劳而不居,以利天下,好与不好取,必度其正,是谓之圣;如文王者,其大道仁,其小道惠,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敬人无方,服事于商,既有其众,而返失其身,此之谓仁;如武王者义,杀一人而以利天下,异姓同姓,各得其所,是之谓义。”

  师旷束躅其足,曰:“善哉,善哉!”

  王子曰:“太师何举足骤?”

  师旷曰:“天寒足跔,是以数也。”

  王子曰:“请入坐。”遂敷席注瑟。师旷歌《无射》,曰:“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乃注瑟于王子,王子歌《峤》曰:“何自南极,至于北极?绝境越国,弗愁道远?”

  师旷蹶然起,曰:“瞑臣请归。”

  王子赐之乘车四马,曰:“太师亦善御之?”

  师旷对曰:“御,吾未之学也。”

  王子曰:“汝不为夫《诗》?《诗》云:‘马之刚矣,辔之柔矣。马亦不刚,辔亦不柔。志气麃麃,取予不疑。’以是御之。”

  师旷对曰:“瞑臣无见,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

  王子曰:“太师何汝戏我乎?自太昊以下,至于尧、舜、禹,未有一姓而再有天下者。吾闻汝知人年之长短,告吾。”

  师旷对曰:“汝声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寿。”

  王子曰:“然。吾后三年,将上宾于帝所,汝慎无言,殃将及汝。”

  师旷归,未及三年,告死者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