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玉井峰头结冰李,小日移栽上林里。蜀道高歌有谪仙,汾阴一曲真才子。
鉴湖道士老且狂,相逢但饮黄垆傍。时名积渐耐龙尾,酒德依稀犹雁行。
今夜尚书署中设,蜀管吴丝禁不发。为君佳句似阴铿,莫教孤负长干月。
元龙豪气高百尺,眼界只嫌平地窄。小楼窗户出林开,面对好山如好客。
好山可望不可招,或若有意来相朝。世间万事迹易扫,惟有山色无时消。
蓬莱之股畴割左,似是天边落星堕。偶然唤作大小金,十二峰头青朵朵。
楼中看山无厌时,阴晴朝暮总相宜。何须他求赋挹翠,倚阑满目无声诗。
几家有楼能看山,有楼无人如我閒。山外看山山更好,反胜俗子居山间。
兀坐新秋思不禁,客无同调夜阴阴。此行恨不偕余往,今夕还多忆子心。
天涯明月遥相对,眼底秋花不共簪。欲慰远怀无别望,南楼早晚听鸿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