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窑秋夜,记临风痛饮,黯然言别。我去汴城君绣岭,一样前朝陵阙。
麦积山高,木皮岭滑,度陇何须怯。汉家节使,天边铙吹不绝。
且自掷帽狂呼,绕床大叫,卢采输谁喝。莫听渭桥呜咽水,残了秦时明月。
凿空张骞,缒兵邓艾,此事真人物。骊山山下,料应红树如血。
江上秋风急。看几行、白萍红蓼,不胜清绝。野岸荒凉芦荻冷,千里水天一色。
经多少、短亭长驿。此夜知君何处泊,这相思、两地谁能识。
休为我,暗凄切。
别来渐觉腰围窄。正无聊、行思坐忆,柔肠欲折。静掩屏山灯焰黯,常恨影双人只。
雁过也、更无消息。听彻沉沉虬漏永,又潇潇、疏雨空阶滴。
眉尖锁,甚时撇。
海岱百灵集,乾坤二美俱。含香金殿直,尚玺玉墀趋。
人望东山重,天文北斗殊。植能雄七子,云岂负三吴。
赋就张愁逼,书成贾策迂。匡山初捧檄,渭水再分符。
飞瀑装官橐,横汾纪宦途。行春恒露冕,消夏只冰壶。
忧悄非因鵩,思深宁为鲈。鬓从临郡白,眉以入宫枯。
山宰曾无托,嵇公自不孤。朅来遗敝屣,翻使乞前繻。
同是摅忠尽,终焉恋友于。紫霄回雁序,碧沼引鹓雏。
贵岂骄人也,醒而狂者乎。有田元是介,无谷不名愚。
潘岳园千亩,扬雄宅一区。凤笙来子晋,鸾驭迟麻姑。
得失嗤鸿宝,行藏笑野狐。清斋同佛愿,止观学僧趺。
犹自精诗律,依然问酒徒。何方有员峤,吾道久乘桴。
窗纱低捲,夜色清凉,银河浪影悠悠。曲径鸣蛩,未秋先已怀秋。
飞萤乍来乍去,小齐纨、欲扑还休。看不定,向花阴深处,乱闪人眸。
才道诗情清绝,净浮云、朗映皓月当头。十二栏杆,应怜好景难留。
当年玉笙妙韵,和琼箫、共倚秦楼。时易过,对金波、重引旧愁。
忆初周穆王,天下恣观游。八骏逐风雨,万里无停留。
瑶池觞阿母,玉帛朝诸侯。琼浆侑天无,白云起仙讴。
山川务穷览,邦家宁复忧。徐方忽以兴,周鼎几不收。
亦有隋炀氏,黄金饰龙舟。琼花作奇祟,妖氛满扬州。
至无不可极,淫荒竟成休。吁嗟后来者,能无览隋周。
茫茫天地间,无不有鬼神。在下乃河岳,在天为星辰。
桂帐扃愁,兰釭剪梦,者番春病依然。落花飞絮,点点上琴弦。
况是丝丝雨后,闲阶上、长满苔钱。瞢腾甚,十年影事,摇曳碎如烟。
韶华弹指逝,向炉香风影,细问情禅。怎轻轻过到,如此中年。
手捻垂杨低问,东风里、说甚缠绵。斜阳近,寒鸦几点,团扇正栏杆。
澄鉴决淇白玉堆,青峰插汉五莲开。春前花满卢敖洞,雨后云封苏子台。
夜半琅琊先见日,天晴潮汐书闻雷。李斯古篆留清署,为记秦皇览胜来。
楼边秋淡水云空。遥山青数重。隔江鸦队趁斜风。
一声何处钟。
伤极目,怕支筇。三湘多落枫。残阳正射酒旗东。离亭长短红。
《国风》采歌谣,不因巾帼弃。闺阁多贤媛,岂仅酒食议。
吾母幼淑慎,不为儿嬉戏。绣馀读诗书,四德悉纯粹。
随宦游齐东,孝友两无愧。作嫔于先公,敬戒主中馈。
吾祖瘁文衡,节冷滇闽使。家门盛科名,同怀奋鹏翅。
威姑年正高,妇职益周至。勉力奉晨昏,典衣供药饵。
吾父捷贤书,礼闱伤十踬。皋比隆赵州,名动公卿屣。
桃李溥春风,刀尺撄闺思。苜蓿盘终虚,悲生展禽谥。
予雁序五人,抚育皆亲累。茕茕藐诸孤,惨惨呼天泪。
阿干送榇归,烽火江乡悸。补屋惟牵萝,长安居不易。
婚嫁得粗完,两荆枝又萎。世胄竟凋零,津门寓嫠稚。
苦节天所褒,乃为造物忌。茹荼四十年,蔗味痛难遂。
平生真性灵,景物自言志。愁来付短吟,信笔记时事。
即此一卷诗,颇为精神寄。如见呕心血,如见貌憔悴。
身世历诸艰,十只道一二。余也恐散佚,敬谨为编次。
萱荫北堂摧,劬劳犹可识。书成付阿咸,濡翰泪痕渍。
浥露出南郭,遵涂眄西岭。幽寻不惮远,陟巘造殊境。
悬瀑泻天路,高斋跨参井。麻姑固神人,上下凌倒景。
逸驾不容追,遗踪抟尘影。仙坛独岿然,藓蚀此山顶。
古屋鸣鸺鹠,污池浴蛙黾。葛颜有异闻,源委邈难省。
空馀丰碑字,欻若猊骥骋。永言赏心遇,所乐尘务屏。
濯缨欲师孔,斲鼻还思郢。安得斯人徒,置论挈裘领。
圣真岂远而,炯炯金在矿。九渊孕明月,七返閟神鼎。
至道如可求,汲深愿修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