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曲七首 其三

纤叶斜横蜀柳条,拂成风思自妖娆。元和才子才犹拙,只对春风咏舞腰。

蔡珪,字正甫,蔡松年子,真定人。中进士第,不求调,久乃除澄州军事判官,迁三河主簿。丁父忧,起复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在职八年,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
  猜你喜欢
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皦皦仰时彦,闷闷独为愚。
之子亦辞秩,高踪罢驰驱。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始表仙都集,复言欢乐殊。人生各有因,契阔不获俱。
一来田野中,日与人事疏。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
枉驾怀前诺,引领岂斯须。无为便高翔,邈矣不可迂。
事简公庭静,开帘暑气中。依经煎绿茗,入竹就清风。
至论招禅客,忘机忆钓翁。晚凉安枕簟,海月出墙东。
雨过林峦静,风回池阁凉。窥人双燕语雕梁。笑看小荷翻处、戏鸳鸯。
共饮菖蒲细,同分彩线长。今朝真不负风光。绝胜几年飞梦、绕高居。
天南游客。甚而今、却送君南国。薰风万里无限,吟蝉暗续,离情如织。秣马脂车,去即去、多少人惜。为惠爱、烟惨云山,送两城愁作行色。
飞帆过、浙西封城。到秋深、且舣荷花泽。就船买得鲈鳜,新谷破、雪堆香粒。此兴谁同,须记东秦,有客相忆。愿听了、一阕歌声,醉倒拚今日。

与子论文章,沿流自前古。庄骚信枝叶,经传乃宗祖。

当其得意时,入口辨甘苦。又如色过目,白黑粲可数。

刻镂耻雕龙,炳蔚惊变虎。与子谈道义,培根去榛莽。

孤悬见衡鉴,险设谢城府。予心谅子知,子志必予吐。

嗟哉势利徒,各自倾肝腑。与子谈世故,今昔同仰俯。

悲欢动相涉,成败时逆睹。宾筵每更仆,朝坐常及午。

堂升讵无因,邻卜固其所。依依别我去,道路忽修阻。

振衣千仞外,舣棹三江浒。汝亲并白头,汝弟方接武。

归承圣主诏,拜学娇儿舞。此乐须盛年,谁云守环堵。

古人称仕学,进尽还退补。登山航海心,有力竟思努。

爱子千金躯,深藏是良贾。

看山欲遍岭南头,送尽人间烂漫秋。花气化云成宝界,海光如镜照飞楼。

千林暮色生凉思,一发中原感客游。风浪无声天浩荡,可能容易著间鸥。

无主楼台半夕阳。笛中人去更回肠。东风销尽宫黄点,背定愁鸾理旧妆。

客枕萦湖梦,风扉咽橹声。寻常经过事,一一似前生。

藕花风起绿波间,十里平湖十里山。载酒寻僧谁可共,画船吹笛月中还。

笑春烛底影,煎泪风前杯。
一诵洋洋大对文,便知风骨是西人。
笔头重有千钧力,字面清无半点尘。
众羽群中鸣以喙,潜渊深处摘龙麟。
丈夫出处关初节,归去携名寿大椿。

信族豨夷越醢躬,太平无复用英雄。高皇却堕先生计,世上何曾有赤松。

依旧閒情物外心,除将静养辄登临。石羁涧水潺湲下,径入岩松婉转深。

无数白云眠永昼,几多黄鸟闹春阴。山亭小憩欣烹茗,又自携筇上远岑。

人人都道得神仙,那得郦阳甘谷泉。
何似上阳宫监好,长门春老不知年。

玉露洗空碧,银潢澹无波。怀人起遐想,况兹良夜何。

俯听百虫泣,仰观众星多。惊乌未遑息,飞鸣择丛柯。

中心百感集,岂谓悲蹉跎。终羡林居子,躬耕乐太和。

万竹山中丹叶秋,五峰岩讶白云留。
黄花夹路开无主,青嶂随人翠欲流。
忆昔牝晨日,孤忠贯日星。
川流平处静,山色本来青。
浩浩何终极,嗟嗟尚典型。
我思人不见,极目涕双零。

从来尘外物,每向静中生。味胜真堪惜,风高莫敢名。

睡魔偏合破,羽翼自然成。七碗香盈颊,应知减酒情。

卷帘迎霁色,双鹊噪庭柯。
时节清明过,园林绿荫多。
拂鸾挥画扇,织翠试轻罗。
欲困思煎茗,敲门有客过。

二月桃源踏落花,桃花千树烂于霞。人家各占桃花里,一径桃花是一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