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仙山有奇木,似木还非又如竹。豢就天池走陆龙,削成玄圃辉山玉。
天生尺度齐人长,清如冰雪坚如钢。偶然爪甲相击触,铿金戛玉函宫商。
赤城九节殊怪诡,蜀江桃竹未为美。不知汉家何处得此枝,骨格不凡足文理。
经年阅代何灵奇,在处神物常护持。上端或炳太乙火,节间容刻丹书辞。
天子用优老,老臣恃扶危。夸父宁忍弃,长房不敢骑。
变化去来宁可测,既失千年今再得。当时北阙赐师臣,今日南州寿仙客。
南州仙客高士孙,白头钓隐荆溪滨。至人传与养生诀,步履如飞不动尘。
闻道今年年七十,拄杖趋朝此其日。玉堂令子阻称觞,望拜南云寄诗什。
缄题寄远祝长生,共愿年高身转轻。晓起拨云穿竹径,夜深挑月扣松扃。
岁岁年年持此杖,长伴神仙地上行。
习静荒园一榻横,神交竹弟与松兄。瑶琴最爱弹三峡,彩笔犹能拟两京。
已分栖迟安蹇陋,何心谈笑取公卿。百年下噀先畴在,闲课家僮种秫粳。
月上都城鸟不号,赋诗行酒漫辞劳。巷多车马宁论僻,山有神仙不在高。
耳热冻思溪外石,年来霜入鬓间毛。君家阳羡茶名久,试扫新虞点素涛。
春水桃花色,秋山薜荔鲜。下与世人隔,偶为渔父传。
借问司马家,何如祖龙年。柴桑清节在,高风孰可褰。
寺外树丰碑,刻舟劳篆镌。安得挽溪流,尽洗徐凝篇。
天风吹蘅芷,江日照潺湲。乘船各归去,回首心茫然。
画楼几曲疑天上,天台落霞凝赤。碧滤屏□,绿沉窗拓,缕缕烟痕疏织。
月华重拂。记擪到银箫,曼声轻拍。凉转芳阴,粉香飞过碧蝴蝶。
愔愔小苑深绕,记三山台榭,七宝初饰。金叶雕兰,银泥圆菌,恰称内家标格。
丽情堪忆。忆茜袖凭来,一般颜色。碎墨零星,石根斜点笔。
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於累卵,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泰山之霤穿石,殚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砻蹐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