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十一 陈简讨献章 晚酌

日㬉风微柳匝溪,分明莎径未须迷。莺声过涧还如近,蝶翅因花亦屡低。

心迹同原聊共赏,乾坤双歇恰单提。芒鞋是处寻春好,不拣苍苔与沁泥。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忽闻身谢满朝惊,俄感鄱阳罢市情。遗爱永存今似古,
高名不朽死如生。神仙难见青骡事,谏议空留白马名。
授馆曾为门下客,几回垂泪过宣平。
品题芳事有春工,姚魏风流胜浅红。
莫傍沉香亭北看,只宜卮酒对山翁。
秋露蔼已繁,迢迢星汉回。
皎洁庭际月,流光依井苔。
有客爱凉景,幽轩为君开。
所思不可极,但慰清风来。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宫烛凄烟,庭梅妒月,扬州曾记元宵。几度相逢,云萍依旧飘萧。

谢娘风格清寒甚,捧相丝、劝写无聊。尽孤他,明月楼台,夜夜吹箫。

明知相约非相误,奈莺期不定,鸾镜终抛。万一重逢,墨痕留认鲛绡。

青衫不渍清樽影,只模糊、相泪难销。且禁他,今夜江风,明夜江潮。

万辔群飞走玉骢,数枝鸣镝响雕弓。高堂益壮三军气,四壁如吹大野风。

文章光艳压苏州,照乘何劳诧魏侯。
鸠杖欲寻江左胜,鸥盟相约社中游。
囊空自喜陶朱得,诗拙还因杜集留。
把玩日吟心似醉,定须论月废梳头。

同会今何在,斯人天下无。盛时看谏草,何日奠生刍。

狐鼠私相庆,衣冠势益孤。空馀青史上,遗简载名儒。

不往桃林放,淇园别样春。翠阴风有约,嫩绿地无尘。

短笛由歌曲,疏篁对主宾。倒骑归去也,儿女笑相迎。

妾是藕条郎似荷。劝郎听唱竹枝歌。藕条抱节丝难断,荷叶留心苦更多。

嘉树下成蹊,
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
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
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
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
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
岁暮亦云已。
弈棋但以忘忧耳,纵酒无如作病何。
众仙仰灵范,肃驾朝神宗。金景相照曜,逶迤升太空。
七玄已高飞,火炼生珠宫。馀庆逮天壤,平和王道融。
八威清游气,十绝舞祥风。使我跻阳源,其来自阴功。
逍遥太霞上,真鉴靡不通。
逸辔登紫清,乘光迈奔电。阆风隔三天,俯视犹可见。
玉闼摽敞朗,琼林郁葱蒨.自非挺金骨,焉得谐夙愿。
真朋何森森,合景恣游宴。良会忘淹留,千龄才一眄。
三宫发明景,朗照同郁仪。纷然驰飙欻,上采空清蕤。
令我洞金色,后天耀琼姿。心协太虚静,寥寥竟何思。
玄中有至乐,淡泊终无为。但与正真友,飘飖散遨嬉。
禀化凝正气,炼形为真仙。忘心符元宗,返本协自然。
帝一集绛宫,流光出丹玄。元英与桃君,朗咏长生篇。
六府焕明霞,百关罗紫烟。飙车涉寥廓,靡靡乘景迁。
不觉云路远,斯须游万天。
扶桑诞初景,羽盖凌晨霞。倏欻造西域,嬉游金母家。
碧津湛洪源,灼烁敷荷花。煌煌青琳宫,粲粲列玉华。
真气溢绛府,自然思无邪。俯矜区中士,夭浊良可嗟。
琼台劫万仞,孤映大罗表。常有三素云,凝光自飞绕。
羽幢泛明霞,升降何缥缈。鸾凤吹雅音,栖翔绛林标。
玉虚无昼夜,灵景何皎皎。一睹太上京,方知众天小。
灼灼青华林,灵风振琼柯。三光无冬春,一气清且和。
回首迩结灵,倾眸亲曜罗。豁落制六天,流铃威百魔。
绵绵庆不极,谁谓椿龄多。
高情无侈靡,遇物生华光。至乐无箫歌,金玉音琅琅。
或登明真台,宴此羽景堂。杳霭结宝云,霏微散灵香。
天人诚遐旷,欢泰不可量。
爰从太微上,肆觐虚皇尊。腾我八景舆,威迟入天门。
既登玉宸庭,肃肃仰紫轩。敢问龙汉末,如何辟乾坤。
怡然辍云璈,告我希夷言。幸闻至精理,方见造化源。
二气播万有,化机无停轮。而我操其端,乃能出陶钧。
寥寥大漠上,所遇皆清真。澄莹含元和,气同自相亲。
绛树结丹实,紫霞流碧津。以兹保童婴,永用超形神。
帝里风光好,随缘适宦情。
却居城郭外,不杂市廛声。
水国霜天冷,梅庭夜月清。
正惭无雅韵,敢说到诗名。
冻折银瓶水,尘枯宝瑟弦。
非关妾无梦,妾夜几曾眠。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湘水凌波惭鼓瑟,
秦楼明月罢吹箫。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
玉纤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二五指中句塞雁,
十三弦上啭春莺。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
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古戌相从已许年,中间转徒废书传。
似闻南栅溪边柳,准拟君来击酒船。

吾道陵迟事事讹,而今无计遏颓波。徇人玩法成流俗,但泣金书奈尔何。

露馆涛惊枕,空庭月伴琴。

书屋忽惊春雨骤,名花真怯晓寒馀。身随流水真应断,带绾东风力不如。

丽色总非歌舞日,啼痕还忆别离初。春光一瞥仙踪渺,欲向蓬莱更卜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