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清霜染柿叶,荒园有佳趣。留连伴岁晚,莫作流红去。
山空四无人,涧树生凉秋。杖策忘所适,水木娱清幽。
散发尘外飙,濯足清瑶流。静啸长林内,举翮仍丹丘。
行人向月占消息,一望云端百感并。南去关山犹未半,东升蟾兔已先盈。
乘槎且傍鱼龙宿,绕树那堪鸟鹊惊。忆与仙郎当此夜,几回联佩侍承明。
径草芊芊溪水长,幽居僻在水中央。恰对孤云悲故国,忽传千骑拥东方。
开筵宛值孤萝月,携手同怀鸳鹭行。取醉夜深还秉烛,笑看颜鬓各苍苍。
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岭上閒云从管领,涧中流水听开除。
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瓢便有馀。自古诗人多会合,浮丘毛氏不愁予。
晨朝操瓢勺,襁负及子孙。重趼五里至,后先争一门。
涓滴未入口,假息半游魂。须臾见人色,果腹椅树根。
幸脱胥吏手,众施历历存。殿角旭射光,群饮声泉奔。
施者见受人,举体同春温。取意快目前,冥报奚暇论。
安得嗣旬月,更使被远村。
五载寒灯对掩扉,烟花风月几曾离。那堪动隔经旬别,泪尽南窗苦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