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性情挟礼义,勃然在一发。百世犹兴起,壮哉此贤匹。
君臣与夫妇,同尽意何决。似含厌世旨,弃浊自成洁。
知君百战馀,视死远胜活。功名出至哀,垂老郁劲烈。
苟非断脰举,殊负一腔血。平生信诗书,助汝舍生热。
中原今何世,谁复识名节?纲常既沦丧,廉耻遂澌灭。
闻风独酸鼻,感动为悽绝。低回诵遗篇,梦魂逐豪杰。
竹里烹葵挂马鞭,松间敲火起孤烟。谁知半向林中榻,无限风流寄辋川。
窈窕岩阿丛桂秋,清溪一曲草堂幽。荒园自向闲中剪,灵药多从病里收。
叶上题诗应满树,沙边载酒不惊鸥。莫道东山淹谢传,苍生日夕待嘉谋。
密舸倚江,高楼控堞,远林红抹残霞。阑暑收时,牵牛篱角初花。
碧天如水星如絮,度收河、凉月些些。凭朱栏,风扇摇纨,露袖垂纱。
瓜灯翠泛秋樽酒,正四悬帘幕,并拨琵琶。蕖叶池生,香鸥小梦团沙。
还愁玉簟湘屏冷,卧听蛩、倚了听鸦。况今宵,座有羁人,顾影思家。
骑马出都门,望望长江曲。江水清以驶,江草萋以绿。
黄君有远行,离色宛可掬。路入秦时郡,符剖汉廷竹。
我起酌君酒,荐以古规祝。筑室首基址,为政首风俗。
风俗苟不佳,政美何足录。君登江上舟,我骋江上目。
江空不见人,只见云相逐。
少年为侠客,万金散尽不少惜。中岁为诗人,远之楚泽哀灵均。
归来慕隐者,脱弃浮荣如土苴。晚岁依空门,庵名落木归本根。
我来访君荒山里,留客晚餐烹菊杞。夜寒襆被拥绳床,月满空堂疑积水。
不是寻常话箭锋,生平披豁见心胸。卅年无限悲凉事,付与晨钟暮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