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一年芳物已阑珊,年少春愁为牡丹。村落人家雨前后,蓬窗罩纸护蚕寒。
几日暄寒候,浑如到岭南。岑岑无药疗,愦愦祇书耽。
雨止隅仍漏,鸢飞潦政涵。君来得披豁,万里散晴岚。
望洋奚必久咨嗟,江海波澜共一涯。从古岛夷先入贡,至今汉使许乘槎。
辘轳辗水如喷雪,鞲籥嘘风尽变霞。剧喜楼船宽似屋,稳眠几认水为家。
太平宰相十分贤,惜也天书一发愆。只为尊珠曾受赐,婵娟不与驻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