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秋海棠

墙壁固吾分,烟霜亦是恩。光轻偏到蒂,命薄幸馀根。

笑泣谁能喻,荣衰不敢论。年年秋色下,幽独自相存。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猜你喜欢
东川诗友合,此赠怯轻为。况复传宗近,空然惜别离。
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兰茝空悲楚客秋。旌旗谁见使君游。凌云不隔三山路,破浪聊凭万里舟。
公欲去,尚能留。杯行到手未宜休。新诗无物堪伦比,愿探珊瑚出宝钩。
小雨断复续,回斜落晚风。
寒心生蟋蟀,秋色傍梧桐。
草与遥山碧,花欺晚照红。
口须谈世事,目已失飞鸿。
三杯成小醉,行处总堪诗。
临水知鱼乐,观山爱马迟。
林塘飞翡翠,篱落带酴醾。
问讯边头事,溪翁总不知。

古人种桃李,不为搴其花。君子振英芬,岂在文与华。

炎阳赫晴彩,百卉流丹霞。蕡彼东园实,累累一何嘉。

采者自成蹊,举世徒咨嗟。

冷凝寒极雪漫漫,天下无人知袁安。
起来门前问梅竹,吾友可以话岁寒。
岁寒心肠似铁石,不与万木同摧残。
有时醉中画梅竹,沤钧只在掌握间。
人生莫与天争巧,上帝一见开笑颜。
八极俗物不足道,千年陈人无可观。
谁人奈得此雪过,春风去后终须还。
千红万紫争烂熳,梅竹携手隐空山。
皋陶庭坚不祀苦,程婴杵臼存孤难。
岂无当门独立者,五更风雪不相干。

老砚磨穿事不成,万书堆里鬓星星。愿随君去柯山下,收拾残烟写佛经。

汉关秦月雁门霜,猎猎风驰古战场。剽斗健儿身手好,晓寒曾试薄罗裳。

山顶飞泉绿树齐,弯弯相见倦攀跻。龙眠溪洞涎流石,鹿过林皋麝脱脐。

日落空岩山鬼洞,风生古木野猿啼。两经寇结山中避,历遍人间万险蹊。

一年芳物已阑珊,年少春愁为牡丹。村落人家雨前后,蓬窗罩纸护蚕寒。

几日暄寒候,浑如到岭南。岑岑无药疗,愦愦祇书耽。

雨止隅仍漏,鸢飞潦政涵。君来得披豁,万里散晴岚。

俊气将探虎穴,清才早践龙门。故比隔江白鹭,万人回首王孙。

望洋奚必久咨嗟,江海波澜共一涯。从古岛夷先入贡,至今汉使许乘槎。

辘轳辗水如喷雪,鞲籥嘘风尽变霞。剧喜楼船宽似屋,稳眠几认水为家。

太平宰相十分贤,惜也天书一发愆。只为尊珠曾受赐,婵娟不与驻长年。

清晨有高会,宾从出东方。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
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心忆华池上,从容鸳鹭行。
寂寞相思处,雕梁落燕泥。(春闺曲,见《吟窗杂录》)
笑钗符、恰正带宜男。还将寿花簪。早风薰竹醉,松凉鹤健,午坐存庵。三十六峰玉立,隔尘听玄谈。何似人难老,三十才三。
闻得天边好语,第一流人物,偏重江南。满玻璃春绿,十载受棠甘。青青鬓、尽堪图画,趁紫岩、年纪作枢参。却归宴、瑶池未晚,荷日红酣。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

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

平生怀一剑,无异风胡削。琉璃吐莲花,江河精不涸。

纵横运无前,截蛟如断藿。如何没埃尘,芒寒未磅礴。

夜夜斗牛边,宝气尚腾焯。慎勿畀匪人,用之同刈获。

以防君子身,千年光涵锷。

时序去如流矢,人生宛似飞蓬。石湾江上又逢冬。

且喜一阳初动。

但见堪舆杳杳,更连山水重重。凄凉云物雨濛濛。

惟足睡中归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