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陌上花开音信稀,暗将红泪裹春衣。花开容易纷纷落,春暖休教缓缓归。
志人厚积而迟发,春花不待秋风吹。龙驹一蹶岂足叹,鸑鷟重鸣应可期。
海涌峰前云树盘,佛宫飞阁出巑岏。虎来古冢金精白,龙卧秋池剑影寒。
禅老说空留坏石,鬼仙题雨下虚坛。凭高不尽登临兴,更借西山晚翠看。
悬厓危欲堕,急湍啮其趾。世路多险巇,君子慎所履。
良夜调素琴,弦和指复柔。一弹声泠泠,再鼓心悠悠。
缓若片云停,急如三峡流。雍雍和鸣雁,泛泛不系舟。
松风起深谷,修篁响清秋。飘然凌云思,恍挟飞仙游。
聊以自怡悦,何必知音求。信哉欧公言,可以瘳幽忧。
休遣双鬟唱《竹枝》,听来浑不是当时。自从梦隔巫山雨,嬴得秋风宋玉悲。
久客萧然万虑轻,殊方遥指使星明。山头杜宇声何急,翻动江南行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