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畔白云平,文藻偏能系客情。不似迷楼罗绮尽,祇今惟有暮鸦声。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黄茅白苇径才通,忽见晴岚扫翠空。从吏只令俱蜑户,仙山何许是鸡笼。
逢人渐觉交游少,问路仍行盗贼中。自是粗才合粗使,瘴乡那得便途穷。
共住孤峰顶,霜牙咬菜根。一身尘不染,千古道长存。
石竹闲眠鹿,岩松冷挂猿。我行荒草里,汝又入荒村。
五杂俎,市卖果。往复还,邮传马,不得巳,死垓下。
淮阴妇人何决烈,貌好如花心似铁。杀身沈子须臾閒,身虽已死名不灭。
无情最是楼头鼓,不信离人苦。声声敲得梦云开,又把湘愁峡恨、送将来。
屏山画出还家路,其奈归期暮。大江风雪棹歌迟,正是银筝小妇、倚阑时。
偶因归省赋南游,梦里魂飞故国楼。永夜独行千里客,长途只载一车愁。
鹓鸾得路翔天阙,猿鹤移文出故邱。欲识行踪何处所,天津桥上月如钩。
细读圭塘唱和诗,流风馀韵想当时。东山丝竹閒方得,北海樽罍老更宜。
乱后池台浑索寞,梦中松竹亦参差。棕舆不晚归枌社,愿校园丁筑旧基。
汝到庐山山到汝,更谁别我庐山去。出门问取岭头风,大道腾腾无本据。
近水生涯海当田,吐馀螺壳尚论钱。烧成不独涂墙好,还与舟人补漏船。
采菱渡头秋日晚,孤楼隔岸知谁家?参差远树杂云气,灭没渔舟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