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 其六 因是庵

架上白鹦鹉,窗前绿牡丹。何如航海客,亲至落伽还。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你喜欢
早是春愁触目生,那堪春夕酒初醒。
贯珠声罢人归去,半落桃花月在庭。
梅花已仙去,草木同蕕薰。
万物竞妖冶,二气劳氤氲。
南服有橘隐,春风罔知闻。
浓露浥清晓,落月笼夜分。
玉圆太极判,蚌合开天真。
芬芳满宇宙,那肯媒东君。
有酒病不饮,有诗慵不吟。头眩罢垂钩,手痹休援琴。
竟日悄无事,所居闲且深。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窗户纳秋景,竹木澄夕阴。宴坐小池畔,清风时动襟。
少年追逐共西东,吴迈文章马亮弓。
一自干戈零落尽,白头淮海独相逢。

憔悴江湖上,行吟雨雪寒。不逢渔父问,谁作楚臣看。

昨来珠海米如珠,万石今看满石湖。直道信知千载在,乐郊真觉此邦殊。

德如风草人皆偃,令下泉源众所趋。旧是龙岩山下住,白头归作老农夫。

行行欲尽浙西山,四周峰色尚如环。但有松声吹绝巘,更馀泉响别人间。

黄岐片席应余待,几度征夫乡梦还。

每到秋阑脚疾增,若除坐卧百难能。
因思粉署萧萧客,也做绳床兀兀僧。
摈影三年伤未死,神游千古慰无朋。
谁嫌济胜全非分,画舫西湖好共登。¤

萧寂空山与性宜,那知闺阁有调饥。过从老衲花深处,递进羁孤月好时。

笑甚不妨杯没帻,谈余赢得饭成糜。经书只办三余了,未碍春园乍一窥。

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
独乘金厩马,都领铁林兵。
肃气关河暮,屯烟部落晴。
旗光秋烧合,甲色夜江横。
士喜击中鼓,虏疑闻后钲。
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
寒逾博望塞,春宴隗嚣城。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
公还如画像,为赞学班生。

万水东流,鱼西上游。不虞彼有渔子,置我于其钩。

鱼告渔子,女曷太荼。宽大福厚,不见是图。渔乃伛偻伸钩,我脱身以游。

渔起挥手谢,天命各有由。此鱼衔明珠,来报当日渔。

半岁三迁古佛家,云门胡饼赵州茶。莫因旧结僧缘熟,仍借田衣作绛纱。

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余。双全道法,横拈倒用总由渠。只这元神元气,便是天兵将吏,除此外都无。说与洞蟾子,定里作工夫。守为胎,用为窍,假为符。既明此理,何须苦泥墨和朱。若使精凝气固,便可驱雷役电,妖怪悉皆诛。行满功成日,谈笑谒仙都。

身世已经潦倒,那堪日卧匡床。吟声四壁尚啼螀。

有怀同子美,无赋学欧阳。

闲却持螯左手,拼教辜负秋光。一篱黄菊也凄凉。

幕遮灯火暗,窗掩药炉香。

秋风吹菊遍东篱,百卉无颜不敢奇。天生千古一陶令,人外欣赏深相知。

相知相赏成清友,角巾在瓮杯在手。角巾在瓮杯在手,偶然瓶尽花知否。

先生无酒亦无求,于焉绕径自夷犹。东皋日出淡烟锁,采之盈掬清芬朵。

陶公爱菊晚节高,菊亦爱公高似我。忘言相对与谈玄,有菊空尊亦自可。

东家酣畅九日天,霜枝摧辱俗夫前。西家黄白排成队,粉黛无色相为妍。

即令有酒洗妆在,花之神理已不全。何似陶公篱落下,不衫不履自翩翩。

天生姿骨大疏放,种花亦如其人焉。满径黄金清富贵,谁云五柳真无钱。

有钱何与菊花事,无酒逃却花间禅。陶公得意每如此,书不求解琴无弦。

河朔气贞刚,江左语清绮。由来限天堑,南北风如此。

忽忽千载间,幻化何穷已。高岸为深谷,北人慕南士。

冶冶弄芳泽,举举饰裙屐。有声必连琐,有情皆旖旎。

不知谁作俑,恐被陈良耻。我读徂徕诗,中夜为之起。

公言信不错,鲁国一男子。

白云亭构见浮图,贤尹标名意有余。
閒抱石岩禅客座,影笼墨迹宪台书。
玎珰玉溜无停响,潇洒琅玕不用疏。
登赏已知情放佚,飘飘应喜类相如。

斜阳归曲涧,薜荔暗风吹。古墓人行少,深山叶落迟。

看云心不动,爱石坐常移。去住成今古,寒林应未知。

渔阳鼙鼓忽三挝,宛转峨眉别翠华。此日荔枝成恨果,当年芍药总愁花。

怨深生死心难隔,情至人天路不遐。蜀道至今悲锦袜,谁怜战骨化猿沙。

三世请佛不知有,颠狂普化翻筋斗。
狸奴白牯却知有,寒拾相逢开笑口。
野干鸣,师子吼。
八两斗斤,十升一斗。
不从他觅,须还自有。
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