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十二首 其六

大道竟焉陈,末运忺相欺。谗疑进贝锦,交乱令心悲。

鸱鸮翔茂林,乌鹊游下枝。人情有偏好,触意生乖离。

长门绪清吟,鱼肉怨新诗。玉分石见仇,咄嗟当语谁。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丛自遍不曾栽。庭前亚树张衣桁,
坐上新泉泛酒杯。轩槛暗传深竹径,绮罗长拥乱书堆。
闲乘画舫吟明月,信任轻风吹却回。
海风吹月近中秋,碧玉天高灏气浮。
文武对开开俭幕,主宾同上仲宣楼。
棋边正要看新著,酒畔何妨话旧游。
了却经营宛洛事,入登枢筦赞帷筹。

雨馀天宇澹澄瀛,及此秋郊一日晴。轩盖翩翩度林影,笙箫隐隐杂溪声。

风随广席歌呼转,云满高台步武生。记取今年作重九,丹崖绝壑是神清。

君王亲策集英年,始信常山子侄贤。
白昼相将金榜上,紫微三谢玉阶前。
衣冠近事尤为盛,阀阅清芬愈可传。
马跃春风归里巷,芦花争看一行鞭。
青松生而直,绳墨易为功。
良玉有天质,少力磨与◇。
子诚怀美材,但未遭良工。
养育既坚好,英华充厥中。
於谁以成之,孟韩荀暨雄。

妾貌非不奇,行坐自遮面。楼上晓妆成,楼下无人见。

牙旗宝盖耀星文,掎鹿牵羊总百群。
二十四通催羯鼓,帐前称贺大将军。

潇湘千古伤心地,歌也谁闻,怨也谁闻,我亦江边憔悴人。

青山剪纸归来晚,几度招魂,几度销魂,不及高唐一片云。

晓上篮舆出宝坊,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锺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卷帘试约东君问,花信风来第几番。

几年忧国鬓成丝,涨海烟尘病不支。三至故应投织杼,千金何意泛鸱夷。

生平意气怜谁在,华发勋名忆往时。莫以冥鸿兴远慕,鼓鼙今更重相思。

迢递云山阻,庭花几度开。恼人双蛱蝶,飞去更飞来。

为君垂别泪,更向杨花侧。斗酒问离鸿:几时归故国?

小雨洗清昼,幽花耀寒厅。云间返微照,风薄成细零。

蝉悽如欲收,虫咽无暂停。渠将趣寒事,我自感颓龄。

和靖门前雪作堆,多年积得满身苔。
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越疎越澹越幽奇,最是精神与月宜。
残雪轩窗看到晓,冷烟篱落立移时。
寄将不驿传千里,折得寒檐第几枝。
只为花清诗自别,此花之外更无诗。
鸢飞鱼跃,凫短鹤长。
各适其适,孰尤彼苍。
奈何人异於万物,身备乎五常。
学关乎经济,志效乎忠良。
乃使蜗蚓同槁乎土壤,鸿雁俱逐乎稻梁。
精神所著,梦游八荒。
浴银河翻月之浪,熏旃檀带露之香。
戴芙蓉九华之冠,披云锦五色之裳。
骑祥麟兮翳采凤,攀若木兮拂扶桑,
直造乎玉皇香案之傍。白虎守关御剑芒,
荧惑执法齿发张。皋夔丘旦列雁行,
肃然鸣佩谐宫商。关张卫霍立两厢,
相向盾甲明如霜。千官拜起低复昂,
星辉霞彩难为祥。一人殿中立宣扬,
令臣奏事无恐惶。臣愚幸睹天日光,
原拜短疏裨毫芒。读罢帝亲把袖藏,
曰汝所奏见未尝。政如药性如温良,
一一可以瘳民疮。又如百炼昆钢,
用之国可无妖祥。惜哉无遇徒心伤,
亟宜归世朝君王。君王神圣今禹汤,
勤求贤隽食不遑。扶天大象亲提纲,
充庭至宝皆琳琅。尚怜空谷遗幽芳,
蒲轮鹤诏纷相望。赐汝紫绶黄金章,
衮衣赤舄坐庙堂。燮调万化跻时康,
凌轹周汉超虞唐。赐汝斧钺羽林钥,
专征不义诛暴强。火铃霹雳仵金刚,
摄伏百怪回澜狂。载命玉女斟,
赐汝天醖九霞浆,一饮尽蜕藜藿肠。
令汝身贵家亦昌,不论中国蛮与羌,
虫鱼草木皆春阳。天子万寿永无疆,
汝乘白云来帝乡,二十八宿参翱翔。
臣辞草茅不敢当,逊于稷契暨殳{左爿右斤}。

男儿不能杀贼立功牖下老,陶土沈埋空草草。雁塞龙堆边月寒,广牧英名迹如扫。

马革归魂破庙存,士女犹谈曹太保。噫嘻太保心似铁,仗剑秦关眼流血。

有明末造半尘土,誓挽日车回覆辙。发迹始辽左,转毂经河汾。

虫沙卷地地无色,忠义薄天天不闻。咄哉南原役,争传太保死。

城上白旗悬,貔貅因封豕。横矛跃马突飞出,一鼓幺么歼水涘。

首功三万六千六,大树将军徒尔尔。南箕贝锦太纷呶,荐牍枉劳张御史。

惟闻士民语,军中有一曹。威名满天下,西贼心胆摇。

尔时大曹小曹并烜赫,直与韩范功同高。湫头镇前大星殒,援绝粮空势齑粉。

太保请行目眦烈,生戴吾头愧延颈。靴刀巷战血淋漓,白日无光照幽愤,从此中原事尽非,君王手诏泪沾衣。

鸰原憔悴忻州失,驹齿摧残杏岭围。一门碧血流青史,九十九泉空落晖。

吁嗟乎!松山哀,梅花岭,前代忠奸久同尽。二臣档子尚烟销,百战奇功更灰冷。

云中遗裔近衰微,栌栱荒凉秋草肥。何当旧史南狐笔,重写关西破贼碑。

汉家英杰出皇都,携手河梁话入胡。
不是子卿全大节,也应低首拜单于。

标标引嗉自呼名,太极平分似绘成。二十五声随漏滴,底须侵晓候鸡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