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程氏竹雨山房二首 其二

游子闻春雨,思亲望故园。竹间开几席,花底注山尊。

累世书连屋,频年稻满村。卜邻淳朴地,绝学欲重论。

虞集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你喜欢
一片清光万里兼,几回圆极又纤纤。
君看出没非无意,岂为辛懃养玉蟾。
天女穿林至,姮娥度陇来。
欲归今晼晚,相值且徘徊。
谁谓我忘老,如闻虫造哀。
邻衾亦不寐,共尽白云杯。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倦游何似雁随阳,愁绪知添几线长。归路驿梅多未破,吟边汀芷蔼馀香。

寄声鸥鹭旧同社,可奈鹥凫纷着行。乞与东风一吹送,偃松犹及共流觞。

昌吉新鱼贯柳条,笭箵入市乱相招。芦芽细点银丝脍,人到松陵十四桥。

龙标山下古黔阳,二水交流万里长。风土往时为异俗,车书此日混遐荒。

棕林带露往往碧,橙实经秋颗颗黄。清昼柏台无讼牒,旋吟佳句旋焚香。

一官奔走倦幽寻,来向江山好处吟。
过眼风光花又落,关情勋业镜频侵。
到头春事都无几,飞盖长郊早趁今。
鸥鸟莫惊车马过,我来搜句亦无心。
身世如浮云,百年一飘忽。
古人事业在,已腐藁里骨。
惜哉薰风亭,劲翰俨突兀。
想当挥洒际,浩气涨溟渤。
迄兹变故后,同好亦泯没。
散帙落危睇,作亭焕新揭。
超然盛德后,清芬念贻厥。
亦闻爽垲地,山水皆秀发。
旷荡敞遐眺,葱蒨罗翠樾。
胜游集簪履,有酒备百罚。
异时太真园,绛树山硉矹。
吾其解烦鞅,长风卧烟筏。
问津鸥鸟外,亭上散白发。
飘飘揖薰风,解带脚不袜。
咀嚼清冰圆,内洗肝肺渴。
呜呼苍梧远,瑶琴久衰歇。
於焉慰永怀,森森为披拂。
耿耿入疏襟,更欲迟华月。
五马风流在,升平笑乐空。
时难寸心异,岁晚一樽同。
画角寒云外,篮舆暮雨中。
归来狎儿女,残烛耿纱笼。

黯澹流云索莫风,晓瞻双阙望苍龙。秋还鹰隼非无意,凉入枫槐不变容。

寓直鬓毛悲骑省,雠书编简待陈农。黄花黄叶催时节,倩问谁家酒最醲。

会稽外史玄都客,手校玉文坐瑶席。一别中岳三十年,谷愧林惭少颜色。

白水真人冰雪容,曾访卢鸿至宁极。翩然而来动遐兴,飞适丹崖千丈壁。

相逢忽在玉山中,不计人间岁年易。赤城霞外忆同游,石洞桃花几回碧。

桑田变海海扬尘,也知狡狯今非昔。玉山八月秋正好,银潢西泻星虚直。

紫箫吹月酒如淮,露华洗天天影湿。御风不作三山游,豢龙归应西池役。

傥过金马到玉堂,为我问讯众仙伯。

炉藏火尚红,雪映窗已白。
梦游无色界,不知身是客。

山城秋色净朝晖,极目登临未拟归。羽士曾闻辽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

西流二水玻瓈合,南去千峰紫翠围。如此山川良不恶,休文何事不胜衣。

悲落桐。
落桐早霜露。
燕至叶未抽。
鸿来枝已素。
本出龙门山。
长枝仰刺天。
上峯百丈绝。
下素万寻悬。
幽根已盘结。
孤枝复危绝。
初不照光景。
终年负霜雪。
自顾无羽仪。
不愿生曲池。
芬芳本自乏。
华实无可施。
匠者特留眄。
王孙少见之。
分取孤生枿。
徙置北堂陲。
宿茎抽晚干。
新叶生故枝。
故枝虽辽远。
新叶颇离离。
春风一朝至。
荣华并如斯。
自惟良菲薄。
君恩徒照灼。
顾已非嘉树。
空用凭阿阁。
愿作清庙琴。
为舞双玄鹤。
薜荔可为裳。
文杏堪作梁。
勿言草木贱。
徒照君末光。
末光不徒照。
为君含噭咷。
阳柯绿水弦。
阴枝苦寒调。
厚德非可任。
敢不虚其心。
若逢阳春至。
吐绿照清浔。

东山断雨拂青龙,江饮倒垂千丈虹。忽地北风狂作恶,小波高涌白银宫。

海上禅扉记昔游,黄金鳌背踏清秋。天花影覆盘陀石,舍利光生杜若洲。

足底潮声来合浦,望中云气接罗浮。老僧不管人间事,闲对沧浪数白鸥。

古寺翠微里,风铃春殿间。轻阴疑照水,薄雾欲藏山。

溪鸟通禅意,林花驻客颜。忽惊尘世梦,钟磬响云间。

龟形虾脊不宜红,腿脚俱长力不庸。
色黑体肥毛白项,金丝金线绝伦虫。
山东持木铎,高识世难群。
览照惊秋鬓,看碑见旧文。
救时曾抗牍,退迹欲眠云。
帐外横经者,清朝已立勋。
再拜吾师喜复悲,誓心从此永归依。
浮生怳忽若真梦,何事于中有是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