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饭糁桃花,釜羹烹野菜。吃了日烘烘,曝背茅檐下。
佛法身心烂似泥,千圣眼觑无背罅。吽吽,伎死禅和,唤起来打。
老身穷若不须忧,未有毫分慰此州。但得田间无叹息,何须地上见钱流。
步帐高牙置下方,华筵云影入风裳。西山爽气珠帘外,北海芳樽锦瑟傍。
宾主前闻无胜事,簪钿明日剩馀香。一天和气谁拘检,付与邦人作醉乡。
坡陁行尽见高丘,郁郁佳城霁霭浮。精卫不消填海恨,鹡鸰长抱在原愁。
荒山涕泪三年道,落木风霜九月秋。肠断墓田多碧草,别来谁与荷锄修。
能赋登高幕府亲,深秋过雨绝飞尘。山城驿路黄柑富,水寨人家白粲新。
歌舞多非前日境,交游半是异乡人。通商近喜官盐集,不比西都巧算缗。
先大父侧室,姓章氏,明崇祯丙子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年十八来归,逾年,生女子一人,不育。又十余年,而大父卒。先大母钱氏。大母早岁无子,大父因娶章大家。三年,大母生吾父,而章大家卒无出。大家生寒族,年少,又无出,及大父卒,家人趣之使行,大家则慷慨号恸不食。时吾父才八岁,童然在侧,大家挽吾父跪大母前,泣曰:“妾即去,如此小弱何?”大母曰:“若能志夫子之志,亦吾所荷也。”于是与大母同处四十余年,年八十一而卒。
大家事大母尽礼,大母亦善遇之,终身无间言。櫆幼时,犹及事大母。值清夜,大母倚帘帷坐,櫆侍在侧,大母念往事,忽泪落。櫆见大母垂泪,问何故,大母叹曰:“予不幸,汝祖中道弃予,汝祖没时,汝父才八岁。”回首见章大家在室,因指谓櫆曰:“汝父幼孤,以养以诲,俾至成人,以得有今日,章大家之力为多。汝年及长,则必无忘章大家。”时虽稚昧,见言之哀,亦知从旁泣。
大家自大父卒,遂表明。目虽无见,而操作不辍,槐七岁,与伯兄、仲兄从塾师在外庭读书。每隆冬,阴风积雪,或夜分始归,僮奴皆睡去,独大家煨炉以待。闻叩门,即应声策杖扶壁行,启门,且执手问曰:“书若熟否?先生曾朴责否?”即应以书熟,未曾朴责,乃喜。
大家垂白,吾家益贫,衣食不足以养,而大家之晚节更苦。呜呼!其可痛也夫。
霜气饱黄花,霞光醉白鸟。山高秋复高,秋逐烟与草。
物性相因缘,谁能割昏晓。我心同孤月,淡荡寄天表。
不夜魄常圆,无云风自扫。秋色本自如,何劳费幽讨。
世人贵耳目,漫羡素娥皎。蹑梯上广寒,不识门前道。
惆怅月中人,银丸弄空藻。
客怀多。尽酒浇不尽,无计与腾那。草欲迷天,花全卸地,人间花草蹉跎。
已发付、春光九十,浑忘却、百日等闲过。燕语分明,怨春残了,没法楼罗。
踏向愔愔园子,问花王消息,百五如何。榴瓣能殷,瓜瓤故浅,午酣香影婆娑。
遍坐里、酒香花气,搴锦幄、花也颜酡。空惹天香归去,冷熨衾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