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六

士有避世者,高居浙江源。王室方横溃,斯人独高鶱。

抱琴倚衡门,清风拂朱弦。举世莫能屈,乃独诣任延。

扫门惧为辱,尺牍情屡宣。道义有相激,权位非所先。

周公下白屋,斯礼自古然。区区功曹檄,何足致高贤。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报白君,别来已渡江南春。江南春色何处好,
燕子双飞故官道。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
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郡斋北轩卷罗幕,
碧池逶迤绕画阁。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
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坐中皆言白太守,
不负风光向杯酒。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其奈钱塘苏小小,
忆君泪点石榴裙。
有风还自掩,无事昼常关。
开阖从方便,乾坤在此间。
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
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
处处征胡人渐稀,山村寥落暮烟微。门临莽苍经年闭,
身逐嫖姚几日归。贫妻白发输残税,馀寇黄河未解围。
天子如今能用武,只应岁晚息兵机。
固陵城下两龙争,不见齐王来会兵。
勒取河山新分地,项王之后到韩彭。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腰钱几夜梦维扬,上雨傍风只此堂。
人笑铅刀那用割,自知袜线岂能长。
课时坛畔独飞动,问字人来且碧香。
径欲披衣还旧隐,二天宁久溷苏章。

故园莺燕杏花时,又向离筵折柳枝。愁绿怨红春满眼,锦帆南去倍相思。

一夜雨添池水涨。红亭绿树深相向。晓日兰舟吾独上。

堪偃仰。天光云影波摇漾。

起坐船头神思爽。柳边花底斟春酿。有客不来聊自赏。

山童唱。时时鼓吹穿林响。

胎生闻说有鲨鱼,多少鲲鲕出尾闾。入腹依然容乳哺,此中空洞定何如。

心平灵似水平清,纯正堂前有准铭。此是中都旧风教,平川传播到洪城。

十载贫兼病,半生狂与痴。钱刀负市井,衣食困妻儿。

每想灯前谑,犹存扇上诗。交情堪白首,缘薄负心期。

叹息真成汗漫游,经春历夏又嗟秋。林居已是能鸣士,顾我宁非不系舟。

江渚出吟聊自适,竹梢清泪浩难收。王孙莫道归来好,芳草天涯恨未休。

积雪没兰溪,邻州望不迷。波中分雁宿,树杪接猿啼。
婺女家空在,星郎手未携。故山新寺额,掩泣荷重题。

画阁珠帘隐暮霞,江南江北此繁华。心伤词客《芜城赋》,坐引清光浣女纱。

楼外有谁歌《水调》,人间无种补琼花。薰风烟月家家醉,啼彻官桥万树鸦。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珠玉乱抛高殿佛,
绮罗深拜远山僧。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
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

丹崖碧嶂路回环,亭障参差落木间。云壑坳中村舍补,石梁断处驿程弯。

浅深残雪涉微水,高下斜阳度固关。明日驱车凌绝顶,南天门下望龙山。

客里挑镫正苦吟,无端天外寄愁心。霜横北地秋先老,月满南楼夜已深。

远戍几时吹画角,孤村镇日响清砧。未知爪迹留何处,雪后沙边细细寻。

几年骑马走黄尘,富贵邯郸一欠伸。
世上鸡虫无了日,山中猿鹤已嗔人。
文园卧病思封禅,宣室求贤问鬼神。
读罢古书长太息,小檐花落又残春。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阳苏辙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